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安全追溯  正文

GS1编码实现汽车零部件全链条溯源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28日 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 作者:高飞达 邱宗君 冯秋明 刘嘉谊

汽车行业是国民经济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已经实现弯道超车,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上升,我国已经从原来的汽车进口国,到合资生产,直到现在的国产化;汽车市场销售量逐年增长,日益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消费需求十分巨大。
国产汽车品牌不断增长,国产汽车企业也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国产汽车走入了市场。每一辆汽车包含了成千上万的零部件,绝大多数的零部件,都已经实现了国产。由于我国汽车行业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快,导致很多零部件生产企业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为保障企业、消费者、监管等需要,汽车零部件需要引入标准化的管理体系。
 
我国汽车零部件的编码现状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品, 各家企业的产品上,有的有编码,有的没有。厂家出厂的标识和编码也是各种格式,同一个产品,对应不同的整车厂,可能出现不同的标识代码;同一个标识代码,有可能出现在两个不同的零部件上面,从而导致企业管理十分混乱。
由于编码与标识的不统一,企业和监管部门也无法建立公共的追溯平台,消费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政府监管的管理要求无法有效执行,从而也导致了该行业的亚健康发展;由于编码和标识不统一,从生产到流通、维修、售后服务等环节无法建立标准化的体系,另一个方面出现了保险理赔乱象丛生等现象。
 
应用统一标识代码的意义
基于GS1的统一标识代码是企业产品进入开放供应链的首要条件。现在很多零售商超,都已经使用了pos系统,要求零售商品都打上了商品条码,很多电商平台,也要求企业为产品使用商品条码。汽车零配件要进入开放的供应链,申请商品条码,应用GS1编码体系是首要条件。统一标识代码有助于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提升品牌价值。统一标识代码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前提,给产品赋予统一的标识代码,同时也可以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价值,实现零部件产品的可视化。产品从生产到出库、运输、供应商等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实现信息共享,实现产品全流程的可视化。应用基于GS1的统一标识代码,能为企业解决汽车零部件生产、维修服务及供应链精准管理中竞争规则不完善,企业无统一编码,无法实现质量溯源,产品被冒用等问题,可有效提高我国汽车行业从汽车生产、销售、售后维修的管理水平,促进我国汽车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国内外应用案例
SCHAEFFLER轴承使用GS1编码
SCHAEFFLER(舍弗勒集团)是一家在汽车制造业行业中知名的企业,主要生产滚动轴承和直线运动产品等。SCHAEFFLER轴承使用GS1标识,实现每一个轴承的唯一标识和可追溯、防伪、附加的批次等信息。起到保护品牌及全球客户,提供积极有效的维护保养服务,如图1所示。
图1  SCHAEFFLER轴承使用GS1编码
 
 
ATE刹车系统使用GS1编码
ATE(德国制动科技)是专注于轮速传感器、液压配件、制动盘片、制动液等系列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驱车制动系统及解决方案的专业供应商。其在刹车系统使用GS1编码体系,实现了品牌保护,确保修理厂和零售商能够使用和销售正品部件,避免供应链各方的经济损失。同时保护消费者,避免使用假冒产品及可能带来的危害。让消费者能够在任何时间都能免费获得信息,如图2所示。
图2  ATE刹车系统使用GS1编码
 
ContiTech悬挂系统使用GS1编码体系
ContiTech(康迪泰克) 是全球非轮胎橡胶和塑料技术领域的制造商。其在空气悬挂系统使用GS1编码体系,明显简化了制造过程,降低成本,提高生产力,从而减少错误的发生,减少重复工作,实现了系统和组件的可追溯。从最初的订购到最终交付过程的可追溯,如图3所示。
图3  ContiTech空气悬挂系统使用GS1编码
 
力帆汽车发动机使用GS1编码
力帆汽车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新建一条发动机生产线,对部分型号发动机进行激光蚀刻,通过在生产线上对关键件进行扫描绑定到发动机,达到精确追溯目的。目前已经有4家关键件配套企业,按照地方标准的要求,进行激光蚀刻汉信码的工作,并逐步推广到其他零部件,如图4所示。
图4  力帆汽车发动机使用GS1编码
 
相关标准
关于汽车零配件应用标识的相关国家标准,主要有两个, GB/T 32007-2015《汽车零部件的统一编码与标识》,已于2016年1月1日正式实施; GB∕T 41158-2021《汽车后市场配件流通信息管理要求》于2021年12月31日发布,已于2022年7月1日正式实施。
《汽车零部件的统一编码与标识》适用于汽车零部件(配件)统一编码和标识的编制、信息采集及数据交换。标准的出台,为汽车行业指明了方向,该标准对汽车零部件的编码规则、数据等进行了规定,让汽车零配件企业有了可供参考的标准,对企业后期建立健全可追溯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提供了指导意见。
《汽车后市场配件流通信息管理要求》明确要求在汽车修理厂、4S店、保险公司、检测机构等汽车后市场体系中流通的汽车零部件,应当采用商品条码作为唯一标识,以便明确产品主体、辅助质量监管、规范流通信息、实现产品追溯、提升消费信心。该项标准的发布将汽车零部件在生产和流通环节的唯一标识融合为连贯整体,形成组合合力,将极大地巩固促进商品条码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提升标准化商品条码唯一标识和商品信息在该领域的覆盖率。
 
汽车配件GS1编码
基于GS1编码体系的汽车零部件的统一编码与标识编码规则,编码标识包含基础数据和扩展数据两个部分。
其中基础数据包含了必选的全球贸易项目代码,即商品条码的部分,还包含对零部件批号和零部件序列号二选一的部分,见表1。
表1  基本数据的编码数据项
 
扩展数据均为可选部分,企业可以根据需求,对编码内容进行选择,见表2。
表2  扩展数据的的编码数据项
 
基本数据示例
如果按生产批次进行统一编码和标识,可以按图例进行编码,如图5所示。
图5  基本数据编码示例
 
其中,(01)06929999900013:AI(01)指的是全球贸易项目代码(GTIN),例如在这里,我们可以认为是代表该厂生产规格型号为某规格的轴承,如图6所示;
图6  基本数据加常用扩展数据编码示例
 
(10)W07201501:AI(10)是零部件批号,表示该轴承的生产批号为W07201501。
基本数据的扩展数据
其中,(01)06929999900228:AI(01)指的是全球贸易项目代码,例如在这里,可以认为是代表该厂生产规格型号为某规格的风冷缸套。
(10)W07201501:AI(10)零部件批号,表示该风冷缸套的生产批号为W07201501;
(241)7W2141 :AI(241)指零部件在客户方的代码, 也就是说,这个零部件在客户方面已经赋予了一个代码,方便客户方的管理,但客户方代码不能替代GTIN。
在运输外包装箱上应用示例
其中,(00)069299999000000016:AI(00),全球系列货运包装箱代码,该箱号是全球唯一标识,代表了箱号,如图7所示;
图7  运输外包装箱上应用示例
 
(3302)000417:AI(3302),表示毛重KG,一般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01)16929999900386:AI(01),全球贸易项目代码,是商品的物流包装编码,包装指示符是1;
(30)0006:AI(30),指的是外包装所包含内包装的数量,该代码标识为外包装内有6个内包装;
(400)70297375:AI(400),表示客户购货订单代码,是企业和客户签订的合同编号或者客户下单的订单号;
(92)0580012:AI(92),用于供应商在客户方的厂商代码,是客户对供应商进行的编码;
(91)663301:AI(91),双方贸易内部自定义的信息,可能是本批次箱子的总数和箱子的次序。
基于GS1的全球统一编码与标识系统,能有效提升企业内部管理,实现汽车零部件全链条溯源,是实现车联网质量追溯的必要途径,为跨境企业颁发了国际身份证,企业可实现一码在手,畅销全球。

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 高飞达 邱宗君 冯秋明 刘嘉谊

《条码与信息系统》2022年第6期总第172期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