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高端访谈  正文

斯道拉恩索:可持续RFID应用的倡导者

斯道拉恩索亚太区销售总监张晓翔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07日 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 作者:郑昱

导语: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斯道拉恩索将紧密围绕国家“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核心目标,倾心聆听客户和消费者需求,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携手共筑可再生未来。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斯道拉恩索将紧密围绕国家“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核心目标,倾心聆听客户和消费者需求,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携手共筑可再生未来。

以“树造世界”为核心理念的斯道拉恩索是一家可再生材料企业。“造福人类,善待地球,用可再生解决方案替代化石基材料”是斯道拉恩索秉持的理念,更是确保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回首2020年,尽管黑天鹅事件频出,疫情起伏。“国家级绿色工厂、EcoVadis铂金级可持续供应商、全球十佳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国欧盟商会可持续商业大奖、年度臻善企业大奖……”斯道拉恩索亚太区销售总监张晓翔列举了2020年公司所斩获的殊荣,这些奖项是斯道拉恩索的践行绿色环保,守护生物多样性,打造循环经济,坚持社会公益的长期投入的完美印证。
 
记者:2020年斯道拉恩索有哪些收获?
张晓翔:“战疫”一定是2020年不可忽略的部分。斯道拉恩索全力以赴,积极应对。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加强疫情防控,落实复工复产,并通过募捐等实际行动支援“抗疫”。公司坚持将“引领时代,行之有道”的企业精神与“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深入融合,付诸实践。与此同时,企业铭记使命,组织多项设计公益、环保及员工志愿者活动,多维度实现企业与社会的融合。
业务创新  2020年年初,新版“限塑令”颁布后,“绿色革命”席卷全国。斯道拉恩索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助力实现更高效的工业生产;另一方面不断推陈出新,扎根本土,用创新为客户创造价值。从多款高品质食品级纸板,到可用于食品包装的纸浆模塑产品,再到不含塑料微粒的ECO RFID智能标签,通过提供可再生、可回收、可循环的解决方案,为客户和消费者构建绿色生态,赋能美好生活。
推动行业发展  斯道拉恩索始终关注行业动态,踊跃参与。公司的“创新替塑方案”得到行业伙伴的高度认可。积极投身行业交流,面向餐饮市场的包装纸板产品和解决方案,实现绿色消费。
 
 
记者:疫情催生了新机遇、新需求。斯道拉恩索如何深入挖掘用户痛点,寻求新机遇?
张晓翔:疫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催生出新的市场需求。高效率、数字化、非接触等现实需要促使企业重新审视当前的业务流程和服务方式。
零售领域,尤其供应链环节,RFID技术能够更全面的、实时化、数字化、透明化帮助企业和品牌商实现有效管控。例如,斯道拉恩索智慧零售整体解决方案在海外市场受到了高度关注,其无接触式的零售方式保护了消费者避免非必要的人际接触,极大地降低感染风险,在宾馆、健身房、加油站、办公楼等场所均可以部署运营。目前,欧洲多个国家已成功安装部署了斯道拉恩索智慧零售整体系统,帮助当地消费者在无风险的环境下实现购物。
 
记者:环保可持续的RFID技术与鞋服行业,有着怎样的关系?斯道拉恩索有哪些市场规划?
张晓翔:纵观全球发展,环保可持续的RFID标签在鞋服行业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英国Tesco将只使用纤维纸基的RFID标签产品。随着中国“限塑令”的推进,鞋服企业逐步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塑料衣架、包装袋等)。众多品牌商也都积极响应国家环保减塑的长远目标,体现企业担当。
斯道拉恩索ECO RFID标签,相对传统化学铝蚀刻的PET标签减少40%的二氧化碳排放。以每年使用5,000,000片RFID标签为例,若使用斯道拉恩索ECO RFID标签,可减少1.66个标准足球场面积的塑料,减少1,200公斤二氧化碳排放。公司积极地持续开拓,已有多个品牌商使用ECO RFID标签。此外,ECO RFID标签还具有防撕、防迁移等特性,适用于物流供应链、食品、化妆品、航空行李追踪等场景。斯道拉恩索会立足自身优势,结合国内市场的变化,将更贴近终端客户,大力推进环保可持续RFID技术在多领域的应用。
未来,终端客户的需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且需要快速响应。2021年,斯道拉恩索将进一步拓展合作伙伴网络,通过上下游的资源整合,不断推出多样化产品组合,提高服务响应能力。一切过往,皆为序章。所有的成绩,将化作我们继续前进的动力,吹响迈向美好未来的号角。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2021年第1期总第88期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