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会展资讯  正文

踏上新征程,第13届西部物博会暨第7届西安交通展将于4月20日开幕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21日 来源:组委会供稿

日前,我国物流领域第一个五年规划《“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物流业已进入到系统整合、转型发展、功能提升的新阶段。《规划》提出,到2025年要基本建成供需适配、内外联通、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现代物流体系。“通道+枢纽+网络”运行体系基本形成。在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建设交通强国的目标。“十四五”期间,陕西正在加快交通强省建设,推动西安“米”字型综合交通中心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一系列表述,释放出2023年全国上下“全力拼经济”的信号。而作为恢复生产、拉动消费绝佳平台——会展活动的全面复苏加快推动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其有利于带动消费、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另一方面,其有利于提振行业信心,为市场打下强心针。在此背景下,由西安市政府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西部国际物流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西部物博会),同期举办第七届中国(西安)智慧交通博览会(以下简称:西安智慧交通展),将于4月20-22日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推动行业提振信心,加快恢复与发展。

本届博览会以“数字赋能 共建大通道 畅通双循环”为主题,计划展出面积2万平方米,邀请参展参会单位300多家、专业观众30000余人。作为西安市政府主办的重点展会项目,第十三届西部物博会设置了中欧班列、集装箱、多式联运,港口、陆港、河港与物流枢纽,机场、空港、航空货运及货代,物流运输车辆、汽配及供应链,智慧物流与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物流新技术与设备,冷链设备、冷链车与生鲜配送等七大主题展区。同期举办的第七届西安智慧交通展设置了大交通项目投资、规划与建设,轨道交通、城际高铁等新基建,智慧交通与网联汽车产业,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备与产品,交通建设工程设备与养护技术等五大主题展区。配套举办:第三届共建“一带一路”陆海联运大通道合作论坛暨中欧班列与多式联运峰会、第三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与城际高铁新基建发展论坛暨5G智慧交通与交通大数据技术应用峰会、第二届西部智慧物流与智能制造融合创新发展论坛,招商推介会,西安重点物流枢纽、物流园区、重点企业参观考察等活动,探讨行业发展趋势、创新理念、建设成果,在不断提升参展参会效益的同时,搭建一个物流交通全产业链合作交流平台。

在原有中欧班列、海陆空港、多式联运、运输服务、航空物流、物流车辆等优势展出版块的基础上,博览会组委会全新打造了“西部智慧物流技术装备展”和“西部冷链物流生鲜配送展”两个细分市场“展中展”,精准邀约细分市场企业客商与生产制造和物流仓储领域专业观众到会,促进合作交流与贸易采购,引领新趋势、新市场、新商机。

经过十二届的客商、观众资源积累和品牌打造,西部物流交通博览会已成为中国北方和中西部地区颇具规模和影响力的行业盛会,得到了行业知名企业的持续参展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吸引了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中国建筑集团、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能建集团、中国五矿(中冶集团)、中国黄金集团、国机集团机勘院、中国中车集团、阿尔斯通、中国工商银行、中国人保西安公司、长安银行、安徽建工集团、陕西省物流集团、陕汽集团、陕西投资集团、圆通速递、中通快递、极兔国际、辉煌物流、一拖物流、大洋物流集团、中油北斗、迪迈威、北京欣赛福、聚盟顺成物流、西安公交集团、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等世界500强和国内外知名行业企业的重磅参展参会,全面的展示了行业最新科技成果、领先技术和解决方案,给观众带来了沉浸式的体验。

2023西部物流交通博览会将在往届成功举办的基础上,紧贴“数字赋能 共建大通道 畅通双循环”的主题,通过线上线下多方联动,多维度、立体化的宣传推广,精准邀约参展参会客商,组织配对交流,促进招商引资,引领智慧物流、智慧交通、5G、新基建等产业发展趋势,服务双循环格局、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新一届西部物流交通博览会踏上新征程之际,组委会诚挚邀请国内外知名物流、交通行业企业关注博览会的举办和大西安的建设发展,紧抓西安交通物流业的区位优势,积极参展参会、展示交流、合作对接,助力西安国际物流枢纽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组委会:029-88086358。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