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宁夏  正文

浅谈GS1系统在食品可溯源方面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15日 来源:条码与信息系统2012第3期 作者:宁夏标准化院 何秀春 王阿承

GS1系统是国际上以商品条码为基础的全球统一标识系统,以公开、公认、简单为原则,从根本上改善了全球供求链的效率和可见度。它是一个全球性的商务标准综合体系,能够提供有关产品、资产、服务及位置的精确识别和信息交流,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的供应链管理标准系统。

GS1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全球供应链中的零售、物流业,因此将它用于食品的跟踪与追溯,可避免诸多互不兼容系统所带来的时间和资源的浪费,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实现信息流和实物流快速、准确的无缝链接,提高食品质量信息透明度,快速预警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食品企业大都是GS1系统用户,可以将注册使用的商品条码应用于其产品的追溯,能有效降低追溯成本,实现快捷、可靠的产品追溯。GS1系统及其追溯指南已被多个国家广泛采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GS1系统概述

自从英国发现全球首例疯牛病以来,国际社会要求食品安全追溯的呼声很高。在各国日益强烈的食品追溯需求的推动下,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S1)研究开发了采用GS1系统(全球统一编码及标识系统)跟踪与追溯食品类产品的应用方案,适用于加工食品、饮料、牛肉产品、水产品、葡萄酒、水果和蔬菜等多个领域。这套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检验的应用方案,得到了全球的高度认可。目前,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该系统对食品类产品进行跟踪与追溯,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已经正式推荐采用GS1系统对食品类产品进行跟踪与追溯。

食品安全溯源工作起源于欧盟,许多欧盟国家政府已经建立了相对比较完善的食品安全溯源体系,成为构成食品安全管理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2000年,欧盟出台了新牛肉标签法规,要求自2002年起所有在欧盟国家上市销售的牛肉必须具备可追溯性。随着全球食品安全问题的凸显,欧盟规定自2005年开始凡在欧洲销售的食品上必须有可追溯标签,否则拒绝进入。并相应制订了鱼类、蛋类和禽类、水果和蔬菜以及转基因产品等相应的追溯法规。

美国在《生物性恐怖主义法案》(2002)的指导下, FDA制定了三个重要的法规,要求食品生产者、加工者、分包商、零售商、进口商保持(纸的或电子的)记录,以便迅速识别食品的供给方和接受方。

2004年,加拿大建立了一个由政府启动,企业推动的国家食品溯源体系。加拿大政府承诺在该体系下,将保证80%的国产食品从农产品原料到零售均可得到溯源。目前在25个食品行业和贸易协会以及加拿大政府的共同参与下,已经对食品溯源展开了实质性的研究,以EAN-UCC为基础制定了两个重要的标准和导则,《食品溯源数据标准第一版》和《食品溯源良好规范》,并在这两个标准的指导下,制定了牛肉、新鲜农产品和水产品的操作指南。

我国关于食品溯源体系的研究始于2002年,在研究和实施过程中,逐步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标准和指南。如为了应对欧盟在2005年开始实施水产品贸易溯源制度,加大水产品溯源制度的推广力度,使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尽快适应国际规则。国家质检总局出台了《出境水产品溯源规程(试行)》,要求出口水产品及其原料按照《出境水产品溯源规程(试行)》的规定标识。

《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对畜禽等肉食品源的标识代码和信息管理做了明确要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于06年11月1日施行,要求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全国食品放心工程三年规划(2005年—2007年)》明确规定: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有效途径。2007年7月国务院第503号令公布《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2006年《奥运食品安全行动纲要》中规定奥运食品将全部加贴电子标签,实现全程追溯。

二、GS1溯源系统的作用及优点

GS1溯源系统可以发挥很多作用。最重要的功能是在整个供应链内,作为沟通工具和提供信息的工具。这些信息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

(一)确保产品撤回和召回的高效性,保护消费者。以素来严谨的德国为例,为确保安全,每个鸡蛋上都有编码;批次、单品、运用单品子批次同质产品通过壳上的编码消费者就可以知道它的产地和饲养场,鸡蛋营养价值或质量的高低也被一一标出,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而一旦鸡蛋质量存在问题,有关部门就会顺藤摸瓜,一直追查到饲养场或鸡笼。这样的管理方法不仅能够保证鸡蛋的质量,还能促使养鸡行业标准化。

(二)提高企业效率。由于食品类别丰富,而且每个类别包含多种型号,因此每天进出库的数量十分可观。条码系统能取代人工记录系统,加速工作流程和防止人为误差。此外,它能支持管理质量保障体系,遵循先进先出原则,按照产品的实际条件进行运送,兼顾了食品受到有效期、使用期以及产品回收储存系统的限制,减少了手工输入和处理不可避免的错误,大大提高了食品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了基于纸面的管理和相关费用。

(三)缩小影响范围。通过可追溯系统控制受问题食品影响的产品范围,最大程度地降低所召回的问题食品对其他产品的不良影响。此外,通过对产品进行正确分离和明确标识,在产品召回过程中,保证无关产品不受影响。
  (四)提高消费者满意度。采用商品条码、射频等标识技术,对整个供应链全过程进行跟踪与追溯,促使食品行业有能力及时确定和召回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增强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可确定产品的身份、历史和来源,增强依据生产和销售链追踪产品的能力,是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成功的要素之一。一般来说,建立可追溯制度有三个方面的意义,即当对人类健康或环境构成危险时,可以及时有效地从市场上撤出有问题的产品;促进对危害环境和人类与动物健康的无意识的、长期的影响进行识别与监测;有助于对标识管理进行统一控制。可追溯制度与标识管理有着不同的目标,但二者又是互相联系、互为补充的关系。可追溯制度能够提供进行标识的信息,良好的标识管理有助于可追溯制度的实施。

三、现行技术

国内现行的食品安全溯源技术大致有三种:一种是RFID无线射频技术,在食品包装上加贴一个带芯片的标识,产品进出仓库和运输就可以自动采集和读取相关的信息,产品的流向都可以记录在芯片上;一种是二维码,消费者只需要通过带摄像头的手机拍摄二维码,就能查询到产品的相关信息,查询的记录都会保留在系统内,一旦产品需要召回就可以直接发送短信给消费者,实现精准召回;还有一种是条码加上产品批次信息(如生产日期、生产时间、批号等),采用这种方式食品生产企业基本不增加生产成本。

四、我国食品安全快速溯源系统存在的问题

由于现有食品溯源系统开发目标和原则不同,溯源信息内容不规范、信息流程不一致、系统软件不兼容,造成溯源信息不能资源共享和交换。具体来讲有如下几个问题:

一是我国目前食品安全溯源系统多是以单个企业为基础开发的内部溯源系统,满足本企业溯源的需求,但一般不易实现溯源信息共享,使得溯源链条较短,没有实现上下游企业之间溯源信息的传递。食品生产企业的多元化也给食品安全溯源系统的研发和推广带来困难。

二是未建立食品安全溯源链条的食品安全追溯信息记录。以青岛市遭遇的食品溯源系统遇冷事件为例,由于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溯源码提供的信息过于简单以及成本过高导致消费者和企业最终失去积极性,阻碍了系统的普及和推广。

五、解决我国食品质量快速溯源的建议

(一)规范食品质量追溯的管理标识规则。追溯标识强调产品的唯一标识和全过程追踪,对实施可追溯系统的产品,在其各个生产环节,可以实行HACCP、GMP或ISO9001等质量控制方法对整个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产品信息进行跟踪与追溯,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可以有效地追踪到食品的源头,及时召回不合格产品,将损失降到最低。所以,标准化已成为快速溯源系统建立的关键技术和基础。

(二)建立和完善多级互联互通的可追溯网络。通过建立国家、省、市、县、企业(包括生产企业、销售企业)、消费者多级共享互联互通的可追溯网络,食品一旦出现问题,通过标识就会很快通过可追溯网络进行追踪,保证了食品安全。并可通过可追溯网络对原材料供应进行追溯,即使上市的食品出现问题,食品厂家也能快速找出原因,锁定食品消费者,快速采取补救措施。

  (三)开发推广普及多样性食品可追溯终端。要大量开发可追溯终端,满足各种环境下的使用和应用,特别是要加快开发和推广便携性终端。基于当前手机用户的广泛性和普及性,利用3G网络和FRID技术,开发基于手机的可追溯终端,以满足各种环境下使用的便利性和灵活性,同时在出现问题时又能通过手机码进行及时的沟通和警示,从而体现可追溯系统的完整性和可行性。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