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汽修服务  正文

你的车在监视你?未来汽车数据各大公司都垂涎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13日 来源:网易科技

  或许你不相信,但你的车确实在暗中监视你。新型号的汽车会更新超过10万个数据点,包括相当个人化的信息如前座乘客体重。导航系统会记录每英里的数据,记录你上班的路线。

  汽车电脑非常智能化,能帮助你绕开交通堵塞或寻找停车场,不久以后,不仅能记录你的行程还能了解你的网购情况。互联网汽车将非常方便,但也可能变成烦人的噩梦,这要看你是否能忍受。对汽车厂商来说,这可能是一个金矿,因此汽车行业在建立防火墙抵御谷歌和苹果等公司——这些公司希望在你旅行时依靠他们的手机和应用监视你。

  雪佛兰Volt的开发商之一、咨询公司Invictus iCar的首席执行官托尼·波萨瓦茨(Tony Posawatz)称:“每个人都想控制汽车的屏幕,数据有着巨大的价值,他们试图想办法获得数据。”随着驾驶座技术快速发展,争夺中控台的战斗在不断升级。一旦自动驾驶汽车多起来,人们将有时间成为真正的移动消费者。(的确,由于最近特斯拉Model S车主使用自动驾驶系统时发生车祸死亡,这可能还很遥远。)

  福特汽车公司和其他公司都在想方设法限制谷歌等公司访问这些诱人的数据,一旦数百万人在驾车时购物,这些数据将不断增长。福特负责互联网汽车和服务的执行董事唐·布特勒(Don Butler)表示,在如何使用有关他们习惯的信息上,“我们想确保客户有机会给出明确同意,我们想分享由此带来的任何价值”。

  福特、宝马、通用汽车和其他公司开发或购买了可托管和监管外部应用的专用系统。包括雪佛兰和福特等品牌都选择允许司机使用苹果和谷歌开发的系统——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但不让科技公司访问司机的个人信息或汽车诊断信息。(这要从2方面看:例如,由于CarPlay的地图、消息和音频产品基本由手机自己运行,因此无论应用知道什么都不是汽车电脑能获得的。)

  福特的办法是AppLink,丰田汽车公司也在使用,可在不使用CarPlay和Android Auto情况下使用90种手机应用。如果司机选择这么做,他们能让汽车屏幕连接这些操作系统但不允许科技公司获得汽车数据。

  地图功能

  至于宝马、戴姆勒和大众公司,他们去年组团以31亿美元收购了诺基亚的数字地图业务Here。阿里巴巴有云OS,可连接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表,该公司在与中国汽车公司合作让云OS进入汽车。马自达投资开发了OpenCar,今年晚些时候马自达将宣布与其他公司的合作协议。

  3月收购了OpenCar的软件公司Inrix首席执行官布莱恩·米斯特勒(Bryan Mistele)称,所有汽车公司“都担心谷歌和苹果”。可以说,他们都在开发汽车或无人驾驶技术,谈到互联网服务他们都是巨头。多数人一直拿着智能手机,包括在驾驶时。

  车载应用

  人们在车内使用的流行应用有数十款:如谷歌的Waze,这种广告支持的众包计划提供绕开拥堵的线路,Yelp可提供位置和本地企业评论,以及音乐流体服务Spotify。如果汽车公司最终提供的服务不合适,司机将转向手机。咨询公司CarLab的总裁埃里克·诺贝尔(Eric Noble)称,汽车公司不如科技公司擅长应用和数字内容。

  谷歌女发言人考利·米亚可(Kaori Miyake)称,在汽车联网方面公司很想与汽车行业合作。她还称,谷歌对基于汽车的消费者行为数据用于自己的广告不感兴趣,但她没有说谷歌会不会用于出售给其他人的广告。苹果女发言人史蒂芬妮·萨佛(Stephanie Saffer)拒绝评论,只说公司的隐私政策不会收集用户位置或行为数据,因为苹果不从广告赚钱。

  保险公司的兴趣

  Waze已经在收集手机的个人数据,向全球5000万用户发布弹出式广告。圣安东尼奥的承包商大卫·富勒(David Fuller)称,他使用了一天就删除了,他不喜欢弹出广告的打扰,“就像短信一样烦人”。

  不是只有科技公司对数据感兴趣,保险公司也想了解司机的驾驶情况——如果喜欢开快车可能收费高些。福特和通用汽车都在跟踪这些数据,并匿名提供给保险公司,让消费者联系保险公司,了解他们的驾驶习惯是否可以降低保费。

  谈到广告,通用汽车的OnStar订阅服务借鉴了科技公司的方法,如提供屏幕显示的埃克森美孚加油站的优惠券,预订酒店等。梅赛德斯奔驰的Mbrace服务,可在坏天气或交通拥堵时给司机安排线路。两个服务的费用都为20美元/月。

  通用汽车首席信息娱乐官菲儿·阿布拉姆(Phil Abram)称,公司认真对待中控台的互联网产品,确保与驾驶有关。他表示:“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要推出的产品,必须是与汽车有关,这是双赢——直到产品变得毛骨悚然。”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