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企业新闻  正文

盒马区域业务裁员调整 ,采购线裁撤收归总部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21日 来源:界面新闻

记者/程璐

编辑/文姝琪

“降本增效”压力之下,盒马鲜生部分业务进行调整。近日,界面新闻从多位接近盒马的人士处获悉,今年5月起盒马开启新一轮裁员,主要集中在各地方区域的采购、运营部门,缓冲期为一个月,到6月底。

此次盒马并非按照整体比例裁员,而是对具体业务部门和岗位进行优化调整。

据一位盒马某区域员工透露,5月中旬,公司约谈其所在区域的采购、运营业务团队,其中标品采购和3R(即烹、即热、即食)采购两个团队基本全部裁撤,只留少部分管理岗位人员调去上海总部,生鲜采购部门也有所调整、合并。线上运营团队的工作职能也有所优化。大部分被裁员工的赔偿方案为“N+1”

上述区域的被裁业务,将集中到集团总部,进行统一规划管理。该区域员工表示,“老菜(侯毅花名)希望把采购、市场运营都放在集团总部,因为这两个业务基本可以实现全国一盘棋。而区域的门店人员几乎不受影响。”

另据界面新闻了解,不同区域的裁减比例和规模略有不同。

针对上述说法,盒马方面暂无回应。

事实上,在阿里内部,尚未盈利的盒马属于创新业务部门。2021年6月,阿里宣布组织升级,全面推行经营责任制,盒马从阿里“内环”变为集团体系内的“一环公司”,独立发展就要具备盈利能力;年底,阿里进一步升级“多元化治理”体系,盒马的定位从事业群转变成为一家独立公司,盈利压力更为迫切。

2022年年初,盒马CEO侯毅发布内部信表示,今年盒马的目标是从现在的单店盈利,提升为全面盈利。在公司内部,也多强调盒马要进入“艰苦创业”阶段。

业务调整、人员优化,都是为了节省开支。上述区域员工表示,这次将采购、运营业务集中到总部的原因,就是“控成本、盈利压力,以及强调分公司廉政”,后续零售体验等部门可能还要继续调整。

艰苦创业阶段,今年盒马员工的年终奖也受到一定影响。由于阿里的财季从每年4月开始计算,通常3月底前集团都会完成员工绩效考核,4月底发年终奖,并根据员工绩效状况进行人员优化。一位盒马内部人士表示:“今年的年终奖推迟了一个月,官方没有通知,只是同事间私下说是因为人员下店支援疫情,没有时间做奖金。”

另外,今年盒马高管团队的年终奖以“期权+现金”的形式发放,现金部分较往年缩水约一半,但提供了一部分期权激励。

成立6年多,盒马已经跑出了盒马鲜生、盒马邻里、盒马Mini店、盒马集市、盒马X会员店等多个新业态,但距离盈利仍有距离。在2022年初的内部信中,为了实现全面盈利目标,侯毅提出了五项措施。

包括“遵循零售经营管理本质”“夯实零售基本功”“进行思想和组织体系变革”和“保持创业阶段特色”这四项与提升组织管理效率有关的举措,以及要将盒马过去“从线上发展为主,线下发展为辅”的发展方向,升级为“线上线下共同发展”的双轮战略,希望通过战略与组织管理并行,来改善盒马表现。

可以看到的是,目前盒马扩店、拓展奥莱店等新业态,挖掘预制菜、有机食品等新品类,都属于在“开源”基础上提升盈利能力;闭店止损、收缩个别亏损业态、优化人员、调整薪资福利,则能为盒马“节流”来改善成本结构。

例如从去年开始,盒马就关闭了多家盒马邻里站点。仅在今年4月,盒马邻里撤城涉及北京、西安、成都、武汉四个城市,目前仅剩杭州、上海、南京三个分区还保留邻里这一业态。

在近期的一场直播对话中,侯毅表示,当前盒马邻里与生鲜奥莱已整合为一个部门,主攻下沉市场的需求和拓展。其中,生鲜奥莱店已经成为了盒马探索“向下走”的主力军,截至2022年5月31日,盒马已在全国一口气开出40多家盒马奥莱店,“生意都非常好”。

上述内部人士透露,符合条件的邻里,将改造成奥莱店,但这个量不会太大,因为奥莱的面积比邻里更大。

而在阿里集团内部,不仅仅是盒马鲜生,多个业务板块都在今年进行了人员缩减与调整。最新财报显示,2021年12月31日-2022年3月31日的季度里,阿里员工数量从259316人缩减至254941人,这意味着三个月内,阿里员工人数减少超过4000人。从集团战略角度来看,“降本增效”也成为了今年互联网行业的主旋律。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财务官徐宏在最新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上称,未来将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很多长期价值不明显的业务,会进行关停并转;二是根据业务的不同性质,所有的业务端都会有一定的降本增效目标与要求。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