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特别报道  正文

易码追溯:助力企业实现供应链数字化追溯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04日 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 作者:贾建华 边琳 李昊

易码追溯平台实现多层级商品追溯,支持不同级别的追溯,包括商品、批次和单品层级。具有防伪、防窜货功能,帮助企业实现商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易码追溯作为供应链数字化追溯平台,依托中国食品(产品)安全追溯平台建设,是面向生产企业提供的产品供应链追溯服务。易码追溯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按照GS1 EPCIS国际标准,基于商品条码“全球身份证”特性,帮助企业搭建产品全生命周期追溯体系,满足我国食品安全追溯法规要求,同时提升供应链信息透明度,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打下基础。
中国食品(产品)安全追溯平台由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实施、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负责建设及运行维护,是国家发改委确定的重点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
目前GS1标准已在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万家企业成功应用50年,全球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GS1标准进行追溯。
 
易码追溯平台技术应用
基于GS1标准(商品条码)的追溯技术
当前全球供应链长且复杂,全供应链追溯面临诸多挑战,为实现端到端的全供应链追溯,不同追溯系统之间必须具有互操作性。GS1标准作为全球通用的商务语言,用于自动准确的标识、采集和共享信息,从而确保产品、服务和信息每天在世界各地的供应链中高效安全的移动,为互操作性提供了基础。
GS1 作为国际非营利的标准化组织,采用全球统一的GS1编码标识体系帮助企业建立有效的追溯体系,以满足政府合规要求、商业需求和自身管理的需求等。截至目前,GS1 已经制订了《GS1全球追溯标准》和《GS1全球追溯关键控制点和一致性准则》等标准,编写了生鲜果蔬、肉禽和鱼类等行业追溯指南,为政府和企业建立追溯体系提供了借鉴。
基于GS1标准的追溯技术,是采用GS1标准对追溯对象、追溯参与方和位置等进行编码和标识,并通过全球数据同步(GDSN)、电子数据交换(EDI),产品电子代码信息服务(EPCIS)等实现主数据、交易数据和物理事件数据的交换。
EPCIS技术
EPCIS是供应链可见性的标准规范。它指定了可见性数据(数据记录事件,如产品所在地和去过哪里)的结构和含义,以便存储在服务器上并在用户之间共享。GS1 EPCIS标准允许不同应用在企业内和企业间创建和共享可视化事件数据。EPCIS 提供开放的标准化接口,允许在不同公司之间以及同一公司内部无缝集成定义明确的服务。EPCIS 标准中定义了标准接口,以便使用一组定义的服务操作和相关数据标准来捕获和查询可见性事件数据。
追溯数据
追溯数据的两个核心是关键追溯事件(CTE)和关键数据元素(KDE),如图1所示。
图1  关键追溯事件(CTE)和关键数据元素(KDE)示例
 
•关键追溯事件(CTE)是追溯对象在其生命周期中发生的实际事件,如接收、转化、包装、装运、运输等。
•关键数据元素(KDE)是描述实际关键追溯事件实例的数据。这些数据通常涵盖五个维度(参与方、对象、位置、时间和事件)。 
在供应链中,端到端追溯是指追踪和溯源对象在整个生命周期内以及通过生产、保管、交易、转化、使用、维护、回收或销毁所涉及的能力。追溯要求可以从上游(原材料、配料和组件的供应商)一直延伸到下游(成品消费者,包括最终消费者)。为确保追溯数据质量,数据应具有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和有效性。
追溯系统
追溯系统可以帮助企业降低风险,使产品的生命周期可视化。完整的追溯系统包含的组件有:追溯对象、参与方和位置的标识、标记和属性;自动采集(通过扫描或读取)涉及对象的移动或事件;追溯数据的记录和共享(无论是在内部还是与供应链各方),以便可以实现对已发生事件的可视化。追溯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追溯流程
 
追溯平台建设要素
掌握相关知识  着手收集、研究相关资料,对最新的追溯标准、解决方案、实施步骤和成功案例进行深入了解,选择合适的服务咨询机构和追溯技术。
分析自身情况  对内部运营情况以及外部环境进行分析,会涉及法律法规、合同合约、合作伙伴的商业需求和消费者的需求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决定企业如何开展追溯项目。
建立工作框架  追溯的实施需要多部门加入。建立工作组,明确企业内部、外部各参与方及责任,制定工作计划。
分析追溯业务需求和环境  根据成本、自身管理需求等明确追溯范围、追溯模型、追溯要求(比如确定追溯到托盘、包装箱、批次还是单品级别)等。确定追溯系统的目标、实施架构和实施期限,分析业务流程、梳理产品流和信息流,包括输入、输出、内部流程及三者间的关联,确定与追溯参与方所交换产品的类型。
设计追溯系统  确定关键控制点和操作流程中需要控制的要素;选择合适的编码标识、数据采集和共享技术;制定详细的实施工作分解计划和时间表;设计并实施电子信息系统。
构建追溯系统  执行差距分析,建立追溯系统的组件,并选择参与方进行试点。
部署和使用追溯系统  按计划实施追溯系统,编制文件和培训,并解决追溯系统的实施和维护问题。
追溯系统持续改进  必须提供监控和维护程序,定期进行常规的内部测试以保持追溯系统的持续性高质量。
 
易码追溯平台特色
多层级商品追溯
商品追溯是指通过记录商品原材料、生产、加工信息,为其赋予唯一“身份证”,具有防伪、防窜货功能,帮助企业实现商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易码追溯平台支持不同级别的追溯,包括商品、批次和单品层级。扫码查看追溯信息,如图3所示。
图3  不同级别的追溯扫码查看追溯信息
 
追溯图谱
平台的追溯图谱功能支持一图展示商品全生命周期追溯信息,真正做到来源可查,去向可知,如图4所示。
图4  商品全生命周期追溯图谱
 
追溯凭证
平台出具的官方追溯凭证能够帮助企业提升品牌信誉度,增加消费信心,如图5所示。
图5  追溯凭证
防伪防窜货
平台通过记录消费者扫码数据,向企业展示单品/批次扫码详情,帮助企业及时掌握商品去向,如图6所示。
图6  扫描追溯码记录
 
此外,平台可以通过智能AI分析,对商品可能存在的伪造或窜货问题及时预警,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如图7所示。
图7  风险智能AI分析图示
 
落实 “两个责任”工作机制
为了进一步完善产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体系,平台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和《工业产品生产单位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推进落实了产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机制。依照“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帮助全国生产企业建立产品安全数字化管理模式,增强企业的自律性和社会监督力,提升企业的质量管控能力,推进行业健康发展。
散装商品追溯
基于GS1全球二维码标准,实时记录商品规格信息,生成追溯标签,实现散装商品的全生命周期追溯,真正做到货物流向实时跟踪,追溯信息随时查看,如图8所示。
图8  散装商品追溯标签
 
平台开通方法
可以通过以下渠道登录后开通:
中国食品(产品)安全追溯平台  通过www.chinatrace.org首页“生产企业追溯平台”进入易码追溯平台,使用条码卡账号密码登录后开通服务。
中国商品信息服务平台  使用条码卡账号密码登录www.gds.org.cn,进入企业后台的“应用市场:易码追溯”开通服务。
中国编码APP  使用条码卡账号密码登录APP,通过首页“条码追溯”按钮进入易码追溯平台开通服务。
 
追溯实际落地应用
中德跨境地膜追溯项目  2021年,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与德国驻华经济合作部开展农用地膜追溯项目,在甘肃省500亩玉米种植地中进行聚乙烯材料的地膜追溯。项目记录了地膜在生产、发货、铺膜、收膜、回收等数据,并进行追溯管理,同时根据数据分析出地膜损耗及回收率。项目实现了地膜从生产、铺膜、回收的全生命周期可视化,真正做到了地膜的安全使用、完整回收和低碳循环。
APEC马来西亚榴莲追溯项目  2016年,APEC会议宣言中首次使用全球数据标准提升跨境贸易供应链效率,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携手APEC亚太经合组织,与GS1马来西亚紧密合作,采用GS1全球数据标准和GS1全球追溯标准对马来西亚猫山王榴莲进行追溯。项目解决了进口产品的防伪追溯问题,产品在供应链的可视化状态实现了100%的增长,货物跟踪时间减少了98%,提高了进口产品的清关效率,推动了商品条码服务全球贸易便利化。
顺德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建设  2015年,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与顺德市场监管局开展合作,承接顺德区食品追溯体系建设工作。通过中国食品(产品)安全追溯平台,帮助当地政府监管部门使用GS1追溯体系全面打通生鲜蔬菜批发、食品加工制作、餐饮流通三个主要监管领域,实现上百家食品企业产品追溯,覆盖食用植物油、白酒、肉制品、添加剂、桶装水等重点商品品类,追溯产品达到上千种。方便顺德监管部门实时掌握企业状态、产品追溯情况、产品抽检情况,发现可疑产品可立即发起预警或召回,有效促进了监管工作的便捷和有效性。
易码追溯作为公信力强的国家专业追溯平台,易于实施,不改变流程、不加贴新码、不增加成本,并且能够快速响应,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平台的区块链存证、供应链可视化、AI库存预测、防伪防窜货、智慧营销等功能,在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同时,可有效提升品牌影响力,增加产品竞争力。
贾建华 边琳 李昊
 作者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2023年第3期总第102期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