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特别报道  正文

物联网:大数据时代下的铺路石

发布时间:2013年06月18日 来源:《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作者:郑昱

导语: 大数据将为人类的生活创造前所未有的可量化的维度。大数据已经成为了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而更多的改变正蓄势待发。 经济学家预测2013年年底全球将有10亿物物相连,物联网产生大数据,大数据进一步推动物联网更快速...

  大数据将为人类的生活创造前所未有的可量化的维度。大数据已经成为了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而更多的改变正蓄势待发。
        经济学家预测2013年年底全球将有10亿物物相连,物联网产生大数据,大数据进一步推动物联网更快速地发展。
        大数据时代,全世界物联网虚拟网络上一分钟可以产生大量的数据,苹果手机用户一分钟下载2万余次、网民一分钟会上传10万条新微博……
        我国物联网市场已进入稳步发展期,2012年市场规模达到3650亿元,比去年增加 38.6%。到2015年,预计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7500亿元,年付增长率30%。
        2012年IDC公司指出在2005年由机器产生的数据占到数据总量的11%,2020增加到 42%。据 Cisco预测,到2015年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将激增26倍,将达到6.3EB/月;宽带IP数据流量将达到80.5EB/月。
        大数据时代,我们到底能做什么?又能从中收获什么……
        “大数据”是一项蕴藏了大量机遇的科技,是一项在质检领域有着广阔应用空间的科技。
        大数据加速质检信息化
        【本刊讯】2013年5月10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开展了第二期质检大讲堂暨党组中心组第四次学习(扩大)活动,通过学习,了解掌握信息技术发展前沿动态。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作了题为“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化发展趋势”的专题讲座,杨学山从“大数据”的由来和发展、信息技术为大数据开辟了前进道路、大数据是走向信息时代的奠基石、大数据发展的关键环节以及电子政务发展中的大数据等 5 个方面,深刻阐述了“大数据时 代”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他特别结合“大数据”对电子政务发展和政府管理方式变革的影响,对质检系统如何应用“大数据”加强质量诚信体系、食品农产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以及提升出入境检验检疫业务监管水平等工作,针对性地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随后,就质检系统围绕“大数据”的学习应用,推进质检工作创新发展,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代表总局党组提出了三点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大数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支树平指出,“大数据”技术是一场革命,质检系统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锐意创新的勇气,迎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主动认识它,主动掌握它,要努力培养收集、组织、管理、利用质检工作相关数据信息的能力,更加注意相关技术的引进吸收和普及应用,着力把质检系统信息化建设水平提高到一个新层次。
        二要高度重视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运用。支树平强调,当今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新事物、新科学、新技术、新知识、新概念、新理论日新月异,层出不穷。质检系统是技术执法部门,在质检工作领域,无论是对质量工作的管理,还是对质检自身的管理,都需要努力鼎故革新,开拓新视野,运用新技术,增强新能力,为中国特色质检事业科学发展提供知识支撑、技术支撑和智能支撑。
        三要高度重视质检工作的创新发展。支树平指出,党的十八大和新一届中央政府,都对质检工作的改革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质检工作之路:一方面要加强宏观研究,积极吸收和利用一切有利于推动质检工作科学发展的好经验、好方法、好技术、好思路,推动中国特色质检理论体系、制度体系、技术体系、工作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要切实抓好具体工作的落实,细化重点工作和重点任务,全面推进各项工作。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国内竞争的加剧,质量诚信体系建设的作用愈发显得重要。质量诚信体系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质量诚信方式的创新,需要加强日常质量信息的监管,大量获取第一手的信用信息数据,有效地去伪存真,及时归纳、整理,对企业质量信用状况定期跟踪,动态监管,确保质量信用信息来源的准确公正,构建覆盖全面、数据准确的大数据企业信息体系是实现质量信用诚信体系建设的根本。
        近日,在2013(第四届)中国物联网大会上,来自国内十余位院士、百余位知名学者和企业家围绕物联网高端前沿技术、核心技术与关联技术、物联网人才培养、产业化与项目对接以及最新政策解读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与会代表从专业和科学的角度出发,针对物联网的核心问题和难点问题,分析了物联网的现状,指出了发展机遇。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邬贺铨



        大数据助力物联网
        物联网产生的大数据与一般的大数据有不同的特点。物联网的数据是异构的、多样性的、非结构和有噪声的,更大的不同是它的高增长率。物联网的数据有明显的颗粒性,其数据通常带有时间、位置、环境和行为等信息。物联网数据可以说也是社交数据,但不是人与人的交往信息,而是物与物,物与人的社会合作信息。各方面数据的融合将使物联网的数据变得更有用,将物联网感知的数据与通过社会媒体获得的数据结合,即人与机器的“社会联网”,使决策更科学。
        但从数据挖掘到决策来说,物联网不能基于单个事件(单个观察或传感器的读数)来触发活动。需要利用专家系统和数学模型,综合异构来源的多种信息,对观察到的数据进行过滤、汇聚和数据挖掘,参考历史数据,考虑事件间的相关性和上下文感知,进行分析推理,给出决策 。
        大数据助力物联网,不仅是收集传感性的数据,实物跟虚拟物要结合起来。比如说,某天北京发生了交通堵塞,但我们并不知道堵塞原因,如果政府发布消息和市民微博发布消息结合起来,就可以得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所以说物联网要过滤,而过滤要有一定模式。物联网数据挖掘涉及到数据存储,从实物虚拟物获取存储,然后进行一些虚拟化和找出数据摘要。数据挖掘模式,合并压缩、清洗过滤、格式转换,法阶段数据分析、知识发现、可视化、数据阶段,关联规则,分类、聚类、序列、路径等方面的工作都需要扎实开展跟进。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高级工程师张旭



        物联网统一标识势在必行
        随着物联网异构系统之间的信息融合和共享的需求日益强烈,以物联网统一标识为纽带的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大数据是建立在历史数据的基础上,预测未来的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找出与数据相关的规律,为决策提供依据;它是商业模式的核心,大数据正在以各种方式创造价值;大数据时代将使得以往像流水一样流失的信息,被收集、分析整理成有价值的数据。
        物联网编码标识属于基础性的关键技术,由编码、数据载体、数据协议、信息系统、网络解析、发现服务、应用等。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各领域日益广泛的应用,物联网中的编码标识已成为当前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各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在尝试提出一种适合于物联网应用的编码。国家物联网编码标识项目组将重点致力于我国物联网编码标识的基础技术标准制定、物联网在各个行业领域的编码标识体系制定,以及推广应用等工作。
        物联网统一标识体系包括Ecode方案(Entity⁃code)、数据标识、中间件、解析系统、信息查询和发现服务、应用模式等部分组成,是一个完整的技术体系,称之为Ecode标识体系。
        当前,我国物联网编码标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各应用编码标识不统一,方案互不兼容,无法实现跨行业、跨平台、规模化的物联网应用。因此,当前急需在我国自主提出的物联网 Ecode 标识体系方案基础上,开展国家物联网标识管理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并与各种行业或企业级物联网平台形成对接机制,以标识平台为枢纽,构建跨行业分布式的大数据中心,来支撑各个行业的物联网应用,推动我国物联网标准化和深度应用稳步有序发展。
        统一和兼容的方法
        物联网统一标识技术体系的研究,是今后实现标识兼容并打造国家物联网统一标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理论基础,是支撑物联网示范工程和产业化发展的前提。
        物联网统一标识是物联网建设的基石。当前,我国物联网编码标识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编码标识不统一,方案不兼容,无法实现跨行业、跨平台、规模化的物联网应用。在国内物联网示范工程的应用中,采用各自系统的编码方案,当需要实现跨系统、跨平台、跨地域的互联互通时,就会遇到编码标识不统一这一瓶颈问题。随着物联网应用的深入,跨系统、跨平台、跨地域之间的信息交互、异构系统之间的协同和信息共享会逐步增多,建立统一物联网编码标识体系已成为共识。
        2010 年,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批准成立,其下设物联网总体架构、标识和信息安全三个项目组,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为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标识技术项目组组长单位,目前成员单位 60 多家,标识项目组致力于开展我国物联网统一标识技术体系的研究与标准制定。
        物联网统一标识体系是在深入研究了国内外各种标识技术现状基础上,结合我国物联网示范工程和行业应用需求,在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标识项目组成员单位的专家共同努力下,提出自主可控并适合我国物联网应用的统一标识体系的方案。物联网统一标识技术体系方案的研究,是今后打造国家物联网统一标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的理论基础,是支撑物联网示范工程和产业化发展的前提。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