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特别报道  正文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25周年暨GS1系统40周年系列专栏 (之一)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12日 作者: 邱江风 王 琳

 

     

编者按:

说起条码,我们应该并不陌生,在身边大大小小的超市里随处可以见到,收银员在收银结算时都会扫描条码来计算价格,购物也就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回顾历史,条码作为全球统一、通用标识已经整整40年了,负责管理我国商品条码与物品编码的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也走过了25个年头。为了纪念条码发展历程,特编写中国物品编码中心25周年暨GS1系统40周年系列专栏,为读者全面介绍国内外条码知识和最新动态。

 

认识条码

商品条码是我们在超市购物时最常见的条码符号,其下边的13位数字代码是商品条码的核心,是商品在全球通行的唯一“身份证”,具有科学性、唯一性和无含义性。通常,商品条码用来标识物品,也就是先给某一物品分配一个代码,然后以“条”和“空”的形式将这个代码表示出来,并且附着在物品上,以便识读设备通过扫描识读条码符号而对该物品进行识别。这个商品代码是进入电脑信息数据库的“关键字索引号”,通过这个索引号可以查找该商品的相关信息,如生产商、规格、数量、价格、生产日期、防伪信息等等,商品条码本身是不包含这类信息的。

 

标识在某商品上的商品条码 

商品条码不仅可以用来标识物品,还可以用来标识资产如设备、器材、桌椅等,也可以标识法律实体及物理位置,还可以标识服务关系如保险、金融或公共客户服务等。

我们在编制商品条码时,应当遵循唯一性、永久性和无含义原则,以保证商品条码在全世界范围内不重复。为此,一个商品项目只能有一个商品条码,或者说一个条码只能标识一种商品项目。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商品条码作为每个商品唯一的“身份证”,不仅是生产企业走入国际市场的敲门砖,也是商品行销全球的通行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的条码类型有很多种,一般较常用的一维条码有EAN码、ITF-14条码、128码、39码等。

 

条码的由来

1949年的专利文献中第一次有了全方位条码符号的记载。那时,美国已开始研究用条码表示食品项目以及相应的自动识别设备,并获得美国专利。该图案很像微型射箭靶,称作“公牛眼”条码。但由于当时工艺和商品经济还没有能力印制出这种码,因此这种“公牛眼”条码未能成为此后世界上通用的商品条码。

“公牛眼”条码

 

随后,美国于1959年申请了一项专利,描述了数字0-9中每个数字可由七段平行条组成的条码,这一构想促进了后来条码的发展。1974年,美国克罗格连锁超市的辛辛那提分店第一次使用条码销售商品,实现了零售结算的自动化,创造了收款机前的革命,更带来了传统零售业的巨大变革,标志着条码技术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条码的发展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的一维条码除了用于零售结算的商品条码和缩短码以外,还有用于非零售渠道销售、储存或运输的ITF14;还有能承载生产日期、批号、位置等多种附加信息的UCC/EAN-128条码;甚至还有尺寸更小,能承载更大信息量的GS1 DataBar,这种条码能够解决诸如生鲜食品,珠宝等产品因体积小而难以标识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承载如产品重量,有效期,批号等附加信息。

随着条码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又先后研发了二维条码、EPC以及RFID等与条码相关的新技术。二维条码与一维条码的不同在于,一维条码重在“标识”,而二维条码重在“描述”,也就是说,二维条码的信息承载量较一维条码更大,除了具有一维条码的优点外,同时还有信息量大、可靠性高,保密、防伪性强等优点。日常生活中的火车票、优惠券等已经广泛使用二维条码。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也自行设计研发了一种二维条码,叫做“汉信码”。汉信码是一种全新的二维矩阵码,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牵头组织相关单位合作开发,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与国际上其他二维条码相比,更适合汉字信息的表示,并具有信息容量大、编码范围广等诸多优势。

 

汉信码

RFID中文称为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这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RFID技术起源于雷达敌我识别的应用, 1990年代广泛运用各种产业上,2000年以来因沃尔玛与美国军方等要求其供货商使用EPC电子标签而使得RFID应用风行起来(EPC的全称是Electronic Product Code,是用电子方式表示的产品编码,中文称为产品电子代码)。由于射频标签较条码标签成本偏高,目前还不能像条码那样用于消费品标识,多用于人员、车辆、物流等管理,如证件、停车场、机场行李的标识等。

以上几种条码技术的延伸使用已经证明了其价值,客观地说,条码及其相关技术如二维条码、EPC/RFID等已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未来,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必将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