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特别报道  正文

GS1编码实现 物联网智能种植和产品追溯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26日 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 作者:梁源 何榕

GS1编码体系具有科学性、全球统一性、编码唯一性、可自动识别性和可扩展性等特点,已经在零售领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标准化、规模化的农业生产领域,GS1系统在食品农产品的生产追溯体系中也完全适用。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信息化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场景需要物品编码技术为信息化铺路。食品农产品安全是一个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但与之对应的农业生产方式也有其作为传统行业的特性——信息化水平普遍不高。如何使用物联网技术让农业生产步入自动化、智能化,让食品农产品实现安全可追溯,物品编码技术是关键。GS1编码体系具有科学性、全球统一性、编码唯一性、可自动识别性和可扩展性等特点,已经在零售领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标准化、规模化的农业生产领域,GS1系统在食品农产品的生产追溯体系中也完全适用。
为了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生产,减少因人为失误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可在生产环境中部署传感器和控制器等物联网设备,由物联网系统统一监控并实时采集生产数据。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经过多年编码技术研究,自主研发了一套适用于物联网发展的科学合理的编码方案——Ecode,可用于标识这些物联网中的物理实体和虚拟实体。
要实施物联网智能化生产和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的建设,需要为一个产品从诞生到被消耗的完整生命周期内相关的原料、关键节点、设备甚至地理位置等编制代码。以一种水果从种植到零售的全流程为例,在使用GS1系统进行编码时,可能用到的编码,如下所示:
•果园/产地/产业基地/企业/部门/供应商/客户等:
可采用 GLN(全球参与方位置代码);
•原料/肥料/产品:可采用GTIN(全球贸易项目代码); 
•果树/植株/车辆:可采用GIAI(全球单个资产代码);
•流转箱:可采用GRAI(全球可回收资产代码);
•检测报告/文件等:可采用GDTI(全球文件/单证类型标识符)。
在使用这些编码时,需要使用适当的载体让编码随着其标识的物体一同流转,以便在各个节点均可以使用识读器识读。在GS1系统支持的载体中,可以使用GS1-128条码、EAN条码、ITF条码、GS1 DataMatrix二维码、GS1 QR二维码、汉信码等。这些载体在选用时,也要考虑使用环境和使用场景等因素。
RFID标签可以应用于果树、植株或者流转箱的编码标识载体,在标识果树等处于户外的固定的物体时,选用防水、耐高温的RFID标签,使之能够抵抗日光的暴晒、雨水的侵袭;在标识流转框时,选用耐磨和硬度较大的RFID标签,可抵抗偶尔的粗暴搬运和低温储藏环境,并且可使用RFID物料通道门等识读器非接触式地快速识读。检测报告中的GDTI编码载体,则可采用易于打印,且占用打印面积小的GS1 QR二维码或GS1 DataMatrix二维码,既可以快速地使用自带编码功能的打码机在线打印或贴标,也能够让阅读者使用手机等设备方便地扫描获取信息。在产品包装上使用ITF条码、EAN条码或基于GS1 AI的二维码等,以便物流仓储清点或零售结算。
在某一行业实施智能化部署时,需要分析这一产品的生产流程,以便设计相应的编码方案。作为生产方,只需监管其生产流程中的关键节点数据。例如,一种食品农产品生产的基本流程,包含了种植、采摘、产品检测(品控)和包装出库等流程。根据每个流程中需要关注的生产数据,采用对应的物联网实体进行数据采集和回传。而这些物联网实体和与产品生产过程相关的项目,均要使用唯一的编码标识,并绑定编码的载体。除此之外,还应部署中心物联网服务器,对每个产品的生产流程节点中,上一步和下一步的实体回传的数据统一记录和处理。产品流向下一级供应链参与方后,如有分装、再加工等环节,其追溯数据由下一级参与方自行采集,生产企业只需记录产品最终流向即可。而各级参与方间采用约定的数据共享方案互传产品的流向数据,即可完成这一农产品的完整供应链追溯,如图1所示。
图1  一种食品农产品的供应链追溯
 
由此可见,要完成产品的智能化生产和从源头到终端全流程的追溯,标准的落地和供应链参与方间的信息共享是关键。而实施了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标准化的生产,由于减少了人员的参与,将使企业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和较低的出错率,同时也让供应链各参与方能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

广西壮族自治区标准技术研究院 梁源 何榕

《条码与信息系统》2020年第6期总第160期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