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条码技术  正文

条码符合性确认服务模式及其系统设计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27日 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 作者:徐立峰 蔡小慧 文晓翔

商品条码是由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规定的,用于表示零售商品、非零售商品、物流单元、参与方位置等代码的条码标识。在我国,申请商品条码的企业,其商品条码的使用应符合GB 12904-2008《商品条码 零售商品编码与条码表示》标准及相关法规的规定。在使用条码过程中,企业因不了解条码知识,或因条码设计、印刷质量不合格进而违反相关规定被处罚的情况屡见不鲜。
 
条码质量现状
综合多年来商品条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分析商品条码质量不合格的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商品条码厂商识别代码有效性不合格,占比约为20%;二是条码符号标识综合质量不合格,占比约为80%。
商品条码厂商识别代码有效性不合格分为五种情况:情况一,未经注册,冒用其他企业的厂商识别代码;情况二,厂商识别代码已过期,未办理续展手续,超期使用商品条码;情况三,厂商识别代码已注册,且商品属于该厂商识别代码所属公司,但包装标注企业名称出现缺字或多字,甚至与厂商识别代码注册企业完全不符,以上行为均属包装标注企业名称与厂商识别代码注册企业名称不相符,属冒用;情况四,厂商识别代码已注册,但编码方式不符合GB 12904-2008标准要求,编码格式错误;情况五,已注册厂商识别代码,但条码表示码制错误,条码类型错误。以上问题的产生主要是注册使用商品条码的系统成员企业在条码设计技术及管理上出现问题。
条码符号质量综合等级不合格项目分别为四种情况:一是综合等级不合格;二是译码错误;三是条码无法识读;四是空白区不合格。以上问题主要源于条码印刷企业生产工艺等质量缺陷。
 
符合性确认服务模式诞生
条码符合性确认业务是一项面向企业,对商品条码质量进行检测并对条码与商品信息的符合性进行确认的服务。可帮助企业检验条码的使用及各项技术参数是否符合法规及标准的要求,从而最大程度地规避风险。
服务内容
条码检测
条码符合性确认对条码样品进行检测,判断条码相关参数是否符合国家法规及标准要求。
检验内容包括条码码制是否正确使用,是否存在“一物多码”等情况,条码设计、印刷质量以及其他相关技术参数是否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厂商识别代码是否有效等。
条码与商品信息符合性确认
企业在条码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印制在商品包装上的企业信息与注册时申请信息不一致、采用委托生产,但商品外包装上未恰当显示委托方信息等情况。这将可能造成相关质量管理部门对市场商品监督抽查中将该情况列为条码违法使用行为,从而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及损失。条码与商品信息符合性确认对外包装商品信息进行核查,能够帮助企业判断是否存在此类问题。
商品信息源数据采集
对商品实物及外包装信息进行源数据采集。采集信息包括商品6个面的无渲染、真实、高质量拍摄;商品包装显示的商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等众多信息采集,未来可实现与各大电商平台商品信息对接。
获得条码符合性确认证书
成功办理条码符合性确认的企业将获得条码符合性确认证书。
业务优势
符合性确认服务模式主要通过反馈条码检测的结果及改进建议来指导企业,相比于传统的委托检测,具有以下优点:
出具检测结果的形式简洁
结果目录采用表格的方式呈现所有送检条码样品的检测结果,仅含样品信息、符号等级与不符合项目,避免了部分企业对众多检测信息感到困惑的情况。
出具改进建议单
对企业送检中出现的不合格样品出具改进建议单,根据样品的各个检测参数项,或者包装中的应用问题,智能提出改进建议,便于企业理解并提升产品条码质量。
节约企业成本,提高检测效率
通过条码符合性确认系统以及条码检测仪内置的数据库,对样品实行批量检测,智能匹配样品信息和检测数据,有效解决样品数目多的情况下从检测到出具报告耗时长的问题。
 
系统设计及应用
符合性确认业务不仅可帮企业检查条码应用的合法性,帮助企业规避法律风险,更突出的特点是可实现高效率的大批量检测。开展符合性确认业务以来,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共受理企业2662家,受理检测样品176万余个。
面对如此多的企业,如此高频次的企业送样,如此大批量的条码检测任务,如何实现检测过程的高效?这就要归功于条码符合性确认业务系统开发及其应用。条码符合性确认系统开发经历三个阶段:首先要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设计确定所需的功能模块;其次将每个功能模块展开,细化设计数据库表;最后将上述设计成果进行应用,形成完整符合性确认检测流程。
功能模块设计
符合性确认系统采用B/S架构,可在前台业务部门和后台检测部门进行操作。系统由企业录入模块、企业/来样查找模块、信息打印模块、系统管理等功能模块构成,如图1所示,对业务流程的每一个节点都进行了有效的管理。
图 1  条码符合性确认系统功能结构
数据库表设计
结合到业务的流程,再综合考虑存取时间、存储空间利用率和维护代价三方面的因素,业务系统的数据库表采取以下分类方案:
企业信息
记录办理业务企业的基本信息,含企业名称、企业管理编号、联系人、联系方式、办理时间等字段。
来样信息
记录单次企业单次来样的完成情况、流转状态,含来样管理编号、来样时间、完成状态、寄送状态等字段。
样品数据
记录单个条码样品的基本信息、检测参数、应用情况。检测质量参数数据需连接调用检测数据表(或库)中的对应记录。具体字段说明及范例,见表1。
表1  样品数据字段与说明
检测数据
部分条码检测仪自带检测数据库,如LVS INTEGRA 9510条码检测仪通过MYSQL或者MDB文件记录每次检测结果,如图2所示,可以直接调用。还有部分条码检测仪,如REA 和 WEBSCAN未设有自带数据库,需要新建检测数据表,导入检测仪生成的检测数据TXT文件。
图2   LVS INTEGRA 9510检测原始数据
 
质量类问题判断字典
设有问题描述、解决方案、触发项备注这三个字段。
应用类问题判断字典
设有问题描述、相关法规这两个字段。
业务流程与操作
符合性确认业务从企业前来办理到向企业发送证书整个过程的流程,如图3所示。
图 3  业务流程图
 
前台录入企业
前台人员确认企业资料的完整性后,录入企业名称、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系统则自动分配企业管理编号,同时连接系统成员信息数据库,获取该企业的厂商识别代码、地址、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记录,从而避免企业对该类信息的重复填写。企业后续的送样则依托上述的企业管理编号,附加从“-1”开始的字符串,构成来样管理编号,作为关键字段衔接企业管理编号、单个样品数据等内容。如图4所示,生成的来样管理编号为“201901032-2”,表示企业管理编号为“201901032”的企业第2次来样。
 
图 4  条码符合性确认系统录入界面
 
样品录入
企业送样时需依据样品真实情况填写样品目录表,前台人员将目录表中检测样品的供人识别字符、商品名称、规格、承印材质、包装形式录入或导入至样品数据库,标记为待检测状态并交接给后台。
样品检测
检测人员对样品各项参数进行检测,并对其应用方面的符合性进行人工核查后,系统自动匹配样品的基本信息与条码检测仪中的检测数据。系统对样品质量参数检测结果的处理方法参照质量类问题判断字典和应用类问题判断字典,详见图5、6。
图 5  质量类问题判断字典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的部分截图
 
图 6  应用类问题判断字典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中的部分截图
 
例如条码号为“6901234567892”的条码印制品,空白区判断的键值为“FALSE”,符合质量类问题判断字典表中主键值为2的触发项“空白区判断Quietzone=False”,系统从而判断该条码存在空白区不足的问题,改进建议为加大空白区尺寸。同时,记录中应用类问题键的值为“3”,表示依据检测人员判定,该条码存在应用类问题判断字典中第一项的问题,具体为:一物多码,GB 12904-2008《商品条码  零售商品编码与条码表示》 4.2.1.1 相同的商品分配相同的商品代码,基本特征相同的商品视为相同的商品。
结果目录表与改进建议
系统对检测结果处理完毕后自动生成结果目录表,企业可以通过表格得知送检条码的符号等级、结论方面的情况,如图7所示。
图 7  结果目录表
 
针对送检条码中的不符合条码,给出质量类问题的改进建议,以及应用类问题的相关法律法规,以此指导企业对条码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整改,改进建议单,如图8所示。
图 8  条码符合性确认改进建议单
证书发送
条码符合性确认证书用于记录企业的历史送样情况。企业每次送检完成后,更新的记录、通知书、结果目录表及改进建议将一起被发放给企业。
条码符合性确认服务模式诞生于企业日益增加的条码检测量需求驱动,而其高效服务过程的实现却归因于条码符合性确认服务模式的建立及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应用。该服务模式及系统在应用中仍在不断汲取各种反馈意见,并持续改进,以期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健全的服务,提高企业条码应用质量。同时,该服务模式及系统具有可复制性和延续性,能够形成一套可推广模式,推动全国对系统成员的进一步服务,进而提高全国条码应用质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 徐立峰 蔡小慧 文晓翔
《条码与信息系统》2020年第6期总第160期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