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条码技术  正文

商品条码“掌上业务大厅”

—— 中国编码APP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27日 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 作者:周晓霞

自从人类社会步入了信息化时代,由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到现在智能手机的普及,信息的传输及接收更加快速便捷。在信息化的影响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样,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条码技术应用也突飞猛进,其中商品条码业务的办理方式,也发生着新的变化。由最初传统的前台办理,纸质材料的收取,到2017年网上业务大厅的广泛应用,今年更是迎来了手机APP“掌上业务大厅”——中国编码APP。
 
商品条码业务办理方式的发展和转变
早在九十年代初,刚开始时条码业务办理主要是由前台收取纸质资料,再通过后台的资料录入、校对,最终将资料邮寄至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以下简称编码中心)进行审核批码。这个过程,除了整个流程耗时较长,客户办证领证都需要前往前台外,还存在着一些常见的问题,如纸张资料在交接或邮寄时可能存在着遗失、资质档案长期保管需要的空间较大、后台人员工作量增加等问题。
随着信息化网络的发展,编码中心在2017年全面推广“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网上业务大厅”(以下简称网上业务大厅)的应用,受到了许多企业客户的欢迎。企业可以通过网上业务大厅,直接在线办理条码业务,无需准备纸质资料再前往分中心办理条码业务,这样大大减少了企业的时间及人力成本。在推广网上业务大厅当年,广州的线上办理的条码业务占总业务量的百分之七十。可见,作为企业来说,更加愿意在办公室或者家中打开电脑就能轻松地办理条码业务。网上业务大厅的推广,既可以减轻前台工业人员的工作压力,后台对纸质资料的交接、保管的问题也迎刃而解。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人们的生活出行及办公都受到了影响。许多企业单位在初期都选择了线上办公。这种情况下,更体现了信息化网络的重要性。同样,网上业务大厅更体现出它的优势。在疫情期间,编码中心针对生产经营医疗防护物资的企业开通了绿色通道,实现企业在线上提交资料后三个工作日内批码,这是传统业务受理无法达到的效率。
虽然网上业务大厅已经大大提高及优化了条码业务办理的时效和流程,但有一部分客户还是反映,对电脑的使用不是太熟悉,特别是年纪稍微大些的客户。随着目前智能手机的高度普及,编码中心与时俱进,也步入了APP时代,今年又推出了“掌上业务大厅”——中国编码APP。因为目前手机上网普及率较高,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99.3%。在这个背景下,中国编码APP更加能满足企业客户在线办理条码业务的需求。
 
商品条码“掌上业务大厅”——中国编码APP
在信息化时代,中国编码APP是商品条码事业不断发展中的必然产物。在中国编码APP推出之后,许多来前台办理商品条码业务的企业客户都表示更愿意使用APP来办理业务和了解条码相关资讯,因为只要有智能手机和网络,随时可以办理业务,操作过程也较“网上业务大厅”简单,比起提交纸质资料更节省了时间和成本,同时无需准备纸质资料,也更环保。
中国编码APP的优点
使用更方便。 客户只要手上有一台可以上网的智能手机就可以进行操作,随时随地去申办条码业务、了解条码咨讯或学习条码知识。无需回到办公室或家中再用台式电脑或者手提电脑进行操作,目前人们日常生活中,智能手机已经变得不可或缺,携带智能手机也比携带手提电脑更方便。特别是年龄稍大的人群,会使用智能手机的比例比使用台式电脑或手提电脑要多很多。所以APP的推出给广大的企业客户带来更多的便利,对应的服务人群也更广。
界面简洁明了。对比“网上业务大厅”,APP的操作界面更加直接明了,区域划分也十分清晰,如图1所示。主界面主要分为四个模块:条码知识库、实用工具、业务办理、企业公告。
图1  中国编码APP主操作界面
 
企业需要学习了解条码相关知识,可以直接从“条码知识库”里获取。包括如何快速申请商品条码、商品条码的常见问题、条码检测相关业务查询、射频技术、GS1机构介绍、标准文献、商品条码介绍等等条码知识都可以在条码知识库里了解到。
第二个模块是“实用工具”,可以在实用工具里查询追溯企业的厂商识别代码信息、境外条码信息、医疗器械编码、GLN、自行车企业代码、各国家地区前缀码等信息,也可以生成一维码或二维码,进行校验码的计算等操作。
第三个模块是“业务办理”,企业需要办理条码相关业务,直接在这里进行操作,如商品条码的申办、续展、变更,商品信息的添加管理,还有条码业务的在线咨询,都可以在这个模块里进行操作。
第四个模块是“企业公告”,企业可以在这里查询到自己所办理的条码申办是否赋码成功。
功能更齐全。APP涵盖的内容和功能更加全面。不但整合涵盖了“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网站上的内容及功能,还增加了“中国商品信息服务平台”的主要操作功能、“条码追溯”APP的查询功能。企业用户不但可以在中国编码APP上办理条码基础业务,还可以进行后续产品信息的管理、条码原版胶片的定制、条码微站的开通、条码扫码追溯等,实现了真正的“掌上业务大厅”功能。
中国编码APP使用说明
虽然APP的功能及涵盖内容比较多样化,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比较简单方便。按企业角色去操作,可以分为三个类型:游客、非系统成员、系统成员。
用户以“游客”身份,可以在APP里浏览学习条码知识。或只作为消费者,在购买了产品后,已经习惯对产品的条码进行扫码追溯,这时可以直接通过主界面的“扫一扫”,进行条码追溯,更准确及时地了解到产品的详细信息,如图2所示。也可以在“企业公告”这一栏去了解到某家企业条码申请注册情况。
图2   中国编码APP“扫一扫”
 
“非系统成员”即还没有办理注册商品条码系统成员证书的用户。很多非系统成员都是潜在的系统成员,非系统成员可以在APP上直接申请成为系统成员,通过手机号码、验证码注册一个新用户账号,如图3所示。
图3  “注册用户申请”
 
再凭新注册账号密码登录,点击“条码申请”-接受免责声明-拍摄营业执照,上传成功后,进入条码申请,如图4所示。          
图4  条码申请流程
 
填写完成企业信息并确认无误后,点击“提交”,根据要求上传营业执照及汇款证明(如线上支付宝或微信汇款可不上传汇款证明),成功提交后可在首页的“用户中心”,点击“我的订单”查询进度,如图5所示。
图5  条码申请的提交和查询
 
当企业的条码申请审核通过并经编码中心赋码后,就正式成为了“系统成员”。系统成员在APP上登录后可以在“产品管理”里进行产品信息的添加 、产品信息的修改等产品数据管理,如图6所示。而无需另外登录“中国商品信息服务管理平台”进行产品管理。
图6  “产品管理”
 
系统成员还可以在APP上直接办理相应的增值服务,如:开通条码商桥和条码微站等比较热门的增值服务,如图7所示。
图7  “增值服务”
 
中国编码APP作为物品编码信息化发展的新产物,不但简化了条码业务办理的流程,还整合了“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网站”“中国商品信息服务管理平台”“条码追溯”等官网及官方软件的内容及功能,让客户可以通过一个APP完成商品条码所有相关的操作,可以说中国编码APP是名副其实的商品条码“掌上业务大厅”。同时它还是连接企业及物品编码中心的桥梁,通过中国编码APP,企业可以更方便地去了解商品条码、学习和运用商品条码。
使用中国编码APP,中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可以通过手机轻松办理条码业务,快速完成产品通报,随时解决成员的条码问题,方便快捷的参与各类条码活动;同时,APP也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各种专业的扫码查询和条码生成工具,能够识读和生成符合GS1标准的各类码制,是目前市面上最专业的扫码工具!
中国编码APP2.0下载方式:
【方式1】 您可登录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官网,扫描首页顶部轮播图的二维码下载安装。
【方式2】 APP已在苹果应用商店和腾讯应用宝安卓应用市场上架,您可选择在应用市场搜索中国编码,进行下载安装。
【方式3】最便捷的方式,您可拿起手机,直接扫描本杂志封面二维码下载安装。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广州分中心   周晓霞

《条码与信息系统》2020年第6期总第160期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