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要闻  正文

掌握云计算大数据 互联网大腕会商竞逐新经济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20日 来源:城市信报/信网

11月18日下午,“第五届蓝色经济大家谈”分论坛活动之“大数据时代下的你我青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在论坛上,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大佬儿”们纷纷谈了自己关于此问题的看法。并一致认同当今时代,云计算和大数据是企业发展的大势所趋,让企业逐渐看清了当今借助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核心。

云计算、大数据发展是大势所趋

在11月18日的“大数据时代下的你我青岛”分论坛活动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云计算研究中心主任杨东日首先整体介绍了发展状况。

“国务院18号文件的出台意味着我们国家信息产业发展非常重要的里程碑。从2000年6月到2011年3月,是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的黄金十年,在这十年期间,这个产业以每年25%的速度快速发展,所有产业中它发展最快。今天我介绍的内容,主要是云计算、大数据等战略性信息产业发展规律趋势问题、政策。有两个主题,一个是智慧城市是一个长期不间断的发展过程,需要大数据来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另一个是,大数据是智慧城市建设中沉淀的社会资产,是未来国际竞争的重要内容。”杨东日说。

“首先说一下,我们对智慧城市的理解,主要是智能化水平在城市管理与城市服务中的提升过程,我们认为智慧城市仅仅是一个过程,却没有终态,不是说我们达到一个水平就是智慧城市,它永远都是我们未来的一种想象,智慧城市是以信息和通讯技术为支撑,通过透明充分的信息获取,广泛安全的信息传递,有效科学的信息利用,提高城市运行和管理效率,改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形成低碳城市生态圈,构建城市发展新形态。”

杨东日介绍说,云计算、大数据和互联网已经成为智慧城市发展的技术支撑,目前大家都知道,智慧城市最核心的只有两个内容,一个叫城市的管理,第二个叫城市的服务。不管管理还是服务,最后数据必然会沉淀出来,它都是由细节化的手段来完成,沉淀的数据就是信息化社会最宝贵的资产,也是未来国际竞争最激烈的资源,那就是大数据。

智慧城市发展目前在务实建设阶段

在谈到智慧城市的发展时,杨东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它认为城市是一个结构体,是个逐渐发展完善的结构体,从历史来看,所有人的祖先都是森林到草原。后来随着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特别是信息沟通效率的提升,能源利用手段的加强,逐渐形成了离开了农业生产的群体。物理上的一种包围,形成了城市和农村的界限。 随着人员的日益密集,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问题。信息技术在发展过程中,能否帮助人们解决这些问题?事实上也做了一些探索,至少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方案,未必是最终解决方案,但至少是个方法。

“智慧城市的发展过程,1992年到1996年是萌芽期,很多概念刚刚提出来,2007、2008年一直到现在都是探索期,到了务实建设阶段,感受到智慧城市中的商业机会。面向家庭监护的技术开发以及云计算,这些逐渐落地,形成了当前的一种格局,在中国还有很长的发展历程。住建部两期评选了200个智慧城市,下一步第三批还有100多个,但是在指挥城市发展里面最重要的不是横向的产业发展,而是纵向的,智慧城市项目落地才是最坚实的基础。比如说指挥医疗教育交通,是否落地了才是衡量标准,全球智慧城市发展只有中国做的最多。前期智慧城市美国哥伦布市,基础设施非常完备。”杨东日说。

大数据让企业看清商业模式核

随后,杨东日介绍了大数据的相关情况。城市信报/信网记者了解到,根据国外大量的引用调研的数据报告,全球数据存储量到2020年将达到40ZB,相当于地球沙滩上所有砂砾综合的47倍,比先前预估高出14% ,这个结果显示信息发展多快,目不暇接。发展中国家将成为大数据的主要推动力量。

“大数据发展是线性的,云计算的发展是波澜起伏的,有峰值,大数据是慢慢往上走的,这个趋势以后不改变,一分钟,全球产生2亿封邮件,苹果商店下载4.7万次,这才是苹果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大数据让我们看清了商业模式核心。”杨东日说。

他告诉记者,目前全球一分钟产生10万个包裹,成交2400万元,当今科学中产生越来越多数据量,以前分享文字和图片,现在视频早已成为可能,以后将会是主流。

大数据对企业有何意义?杨东日说,信息技术成本越来越低,但是整体需求变大,未来所有企业在IT方面的需求不断加大,IT已经渗入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大数据对人类文明的作用,几千年来,都是通过科学实验证明一个问题,通过模型推演,今天数据密集型科学是主要方式。

最后,杨东日介绍了大数据的特征和驱动力。特征主要有几个方面:主要是非机构化数据的交通,同时由于大数据的产生,数据的生命周期很短。众所周知,云计算和大数据是密不可分的,2013年的调查显示,全球云计算和大数据在市场上占有率,美国占60% ,中国占3%。美国搞大数据是一个国家战略,各个国家都在跟进。

“咖啡店”为创业者提供“大空间”

“今天有点伤感,早上手机收到一条短信,内容是一个小兄弟之前在车库咖啡,这半年在车库几次弹尽粮绝,北京冬天太寒冷,维持的成本会很大,我离开车库了,到别的小城市过冬。”在18日的论坛上,车库咖啡的CEO金子森一上来就为在场嘉宾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介绍自己的公司时,金子森说,车库是个24小时的大车店,这就是真实的车库。简单讲车库是咖啡馆,不是经营咖啡,而是为创业者搭建平台,从创业者最迫切需要的法人注册、税务注册、各种咨询,我们替创业者写证明,到银行做无抵押贷款,“只要是你企业发展过程中所有遇到的问题,我都会让你提前接触到,提前为你帮忙,我们搭建完善办公设施和机制。让创业者在创业路上走得更平稳。”

在谈到公司对于创业者的支持时,金子森介绍说,“什么是技术支持?在这个办公空间里,水电这些都是比较初级的,像有些企业做测试需要云服务器,我们为你提供,一年成本就3万元,创业者不需要交,你的企业遇到什么问题,你找我,我给你解决,这些都不需要费用。那么你会问了,我们是不是要占有企业后期的发展成果呢?比如说持股,这个我们也不会,我们只做平台性服务,希望产生聚合效应,产生灵感,诞生伟大的项目,所有的成本20元一天。”

金子森告诉城市信报/信网记者,现在每年来的创业者有三万五千人次,有办公业务行为的,有三千支团队,有一百三十家获得投资。比如今年有两个企业发展的很好,比如,魔漫相机,最早在车库平台成长起来的企业,还有滴滴打车。还有一个哈工大的博士生团队的电机,达到的功率是如今世界最高指标的四倍,如果数据通过国家数据中心,这将是打破世界的发明,去年来车库咖啡,这是目前最有前景的。

领军专家现场摔手机

作为国内千人计划的领军专家、青岛隔而固总裁尹学军演讲开始前,突然把自己的手机摔到了地板上,让现场嘉宾一阵惊呼,他说自己今年已经主动摔机200多次了,就是为了检验自己开发的“多面宝”抗摔手机硅胶套的性能,在现场,他给嘉宾发了自己的产品,嘉宾们也纷纷摔起了手机,这就是互联网思维,先让你体验,然后让你消费。

现场演讲的嘉宾青岛红领集团常务副总裁李金柱分享了传统服装企业如何借助实现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案例,宜信财富的何总和隔而固尹总为红领当起了代言,他们穿的都是红领服装。

百余家企业签约“青岛生活圈”

在18日下午的论坛上,一款“青岛生活圈手机客户端”成为被关注的焦点。现如今,手机依然成为“人体器官”的一部分,移动互联网成为生活终端,智能手机和移动网络绑架人们的空间和时间,如何在移动互联网发展中找到成功的发展模式,作为消费者和商家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让生活更便利,为我们的城市发展注入互联网基因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由城市信报和青岛奥信互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运营的新一代移动互联网生活服务平台青岛生活圈移动客户端,具备产品和服务站是宣传、网络交易支付、客户自主管理、智能客服、信息点对点推送、城市生活云服务、线上线下互动等功能,立足于打造本地化、全功能、全交互的商业模式。

在论坛现场,东林生物、绿谷农业、蓝海酒店、康大食品、爱尊客酒店、海蓝生物、老船夫酒店、车库咖啡、创优翼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红领集团、宜信财富、青岛奥格尔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隔而固(青岛)减振技术有限公司等百余家企业签约上线。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