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要闻  正文

移动端:阿里巴巴的阿喀琉斯之踵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04日 来源:腾讯科技 作者:腾讯科技

美国财经媒体CNBC周五援引业内人士的话提醒投资者注意,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存在盲点,而且可能问题还很大。

移动营销网络InMobi北美地区总经理Crid Yu表示:“阿里巴巴在移动端处于落后局面。该公司虽然在桌面终端有着强势的存在,但这一点并没有体现在移动端上。”

 

 

阿里巴巴
分析师称,阿里巴巴增长的大部分来自桌面平台所完成的订单,但随着用户越来越多转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该公司需要迎头赶上。

证券研究机构Global Equities Research分析师崔普•乔德里(Trip Chowdhry)表示:“如果有一件事投资者应该担忧和关切的就是,从浏览,到发送消息,再到支付这个特殊的过程中,阿里巴巴作为一个网站拥有者将如何俘获网站使用者。”乔德里说:“我认为这是当下阿里巴巴最大的缺点,但投资者往往没有想到这一层。”

移动端竞争

海豚浏览器营销负责人、天使投资人Edith Yeung认为,在移动方面,阿里巴巴的竞争对手,在香港上市的腾讯已经领先一步。

Yeung说:“阿里巴巴在移动电商领域并不强大。与腾讯相比,阿里巴巴的移动战略显得非常弱势。事实上,这是腾讯趁阿里巴巴缺乏这方面资源时所采取的先发制人。”

腾讯目前旗下的互联网企业众多,从消息服务、社交网络、支付业务以及电子商务。其中,即时通讯服务微信和支付服务财付通尤其可能对阿里巴巴造成威胁。

Yeung认为,这两款服务在过去的两年中经过整合,目前已经允许消费者通过手机向商家进行支付,这将给腾讯带来竞争优势。

输掉即时通信

今年3月份,腾讯对中国第二大网络零售商京东进行巨额投资。腾讯以2.15亿美元价格收购京东3.5亿多股普通股股份,占上市前在外流通京东普通股的15%。腾讯还将在京东首次公开募股(IPO)时以招股价认购京东额外的5%股份。外界预测,京东将在今年夏天某个时间上市。

移动营销网络InMobi北美地区总经理Crid Yu认为:“如果腾讯有办法接触到更多的消费者,毫无疑问其同样有办法创造商机。”

虽然阿里巴巴也有即时通信应用来往,但在用户数量上,却无法与微信或该地区其他同类产品,例如Line相比。目前,Line称其注册用户超过4亿,而来往大约为1000万。

Crid Yu同时指出,阿里巴巴在移动端的弱势同样也令公司创始人马云(微博)揪心。

今年早些时候,马云曾强推来往,若手下20000名员工完不成每人拓展100个用户的指标,就得不到奖金。去年,马云也在通过一些收购和投资,试图扩大公司的移动市场份额。

美国投资公司Oberweis Asset Management的高级分析师杰夫•帕普(Jeff Papp)表示:“他们明白自己的移动覆盖做得不是很好,因此正在通过投资扩大在这方面的存在。”

重金投资移动端

在过去的六个月中,阿里巴巴已经在收购和投资方面花去40亿美元,其中还包括几个关键的移动领域投资。

上月,阿里巴巴收购了电子地图和导航服务企业高德软件公司(AutoNavi)。此外,阿里巴巴和一家由马云拥有的私募股权公司斥资12亿美元收购优酷土豆18.5%的股权。

再加上前不久,阿里巴巴斥资约8.04亿美元购买文化中国传播集团有限公司60%股权。移动营销网络InMobi北美地区总经理Crid Yu分析认为,马云可能打算创建类似Netflix的服务。

目前,阿里巴巴已经拥有新浪微博18%的股权。在2012年底,新浪微博拥有4620万日活跃用户,而随着地位的逐渐提升,社交媒体被许多分析师看作是移动战略中的一环。

分析师帕普认为,阿里巴巴可能将其电子商务与新浪微博进行整合,以类似推广推文的方式对商品和服务进行推销。阿里巴巴还有可能整合其支付宝,以增加其在移动支付领域的覆盖面。

本周一,阿里巴巴宣布与移动浏览器服务商UCWeb共同开发移动搜索引擎。

不过,Crid Yu也表示,至于阿里巴巴如何将投资对象整合到其核心的电商业务还有待观察。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2期》

《2024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