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医疗保健  正文

BD公司 “完美订单”的实现与超越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17日 来源:《全球动态》2013年第4期

2011年初,BD公司(某医疗器械制造商)、Mercy医疗联合体(包括30家医院和200个门诊部)与ROi公司(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开始合作采用GS1标准实现“完美订单”。通过从制造商到患者的每个环节采用GS1标准,实现采购流程和交易的自动化,从而提高患者安全、优化供应链。

这是美国医疗服务提供商和制造商首次同时在供应链和临床操作中采用全球位置代码(GLN)和全球贸易项目代码(GTIN),实现精准的全自动电子采购——“完美订单”,即从下订单到支付的采购全程电子化,一次性将预期数量的产品以正确的价格完好、及时的送到准确的地点。

该项目分两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完成系统对接,实现从制造工厂到患者的整个过程采购和补货自动化,从而实现“完美订单”并进一步优化流程。

第二阶段:实施GS1标准,提高流程效率、稳定性及可扩展性。通过扫描包装条码也有助于患者使用产品时更好的识别。

目前双方已实现了以下预期目标;

1、为后续的应付账款节省了30%的时间。

2、消除了73%的差异,包括完全消除售主部件号和计量单位的差异,并用GTIN取代订单上的部件号和计量单位;

3、通过单次扫描条码确定再订购的产品名称和规格,改进了产品采购流程;

4、客户服务电话减少;

5、临床护理人员扫描条码操作简单,断货率降低;

6、扫描条码收费更加规范。

 

GTIN、GLN在BD供应链中的应用

产品上市前,BD公司会列举出产品的目录代码和GTIN,并录入应用系统。

产品的每个包装层级都分配有一个GTIN(如单品、货架包装、箱包装)。目录代码直接与一组GTIN相关联,这样医疗服务提供商和分销商即可获知包装层级。

BD创建并管理产品数据最终与GTIN和目录代码关联,包括度量单位,保存限期,尺寸,过敏原等。在产品生命周期初期,BD定义并记录其数据规范,并在产品上市销售的整个周期对相关产品数据进行更新和维护。

BD通过全球数据同步网络(GDSN)与ROi公司共享产品初始数据,列举其在美国市场销售的医疗器械名称及GTIN,并在货运包装级别上以GS1-128条码作为载体对GTIN进行标识。BD公司在其内部供应链的不同节点上扫描GTIN,并将信息存储在BD公司系统中。

BD公司还使用了其他的GS1标准,如利用系列货运包装箱代码(SSCC)标识单个运输单元,并开始采用GSIN全球运输标识编码(GSIN)标识运输单元组以便货运追踪。货运数据存储在BD公司的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中,并标识在运输文件上。

收到生产厂商发来的货物时,BD公司配送中心使用SSCC,GTIN和产品信息核对收据并跟踪库存。及时获取所需信息提高了供应链运行效率,也有助于确保整个流程无误。GTIN、数量和生产信息采集后,会与托盘条码(SSCC的一种)相关联,储存在内部系统中,物品移动时通过扫描系统记录。这些数据可通过电子数据交换EDI与分销商与医疗服务提供商共享。

 

GTIN、GLN在Mercy与ROi公司供应链中的应用

ROi公司现已开始将GTIN做为BD公司产品的全球标准产品标识,不再创建自定义标签。GTIN成为Mercy产品的主数据,用于订购及追踪产品。由于GTIN被预加载在供货方产品主数据中,产品交付验收环节变得更为简单,订单传递更加准确。

现在ROi公司在订单处理,拣货和运输BD公司产品时都使用GTIN。此外,这两个组织都通过生产商分配的条码进行生产数据评估、调转库存和质量控制。

最后,ROI的配送中心和Mercy的机构向GLN注册处获取并激活GLN。ROI现正与供应商共享其GLN的信息,取代自定义编码。

GTIN用于在实验室、药房、库房和患者护理领域对医疗器械进行订购和追踪。扫描GTIN有助于在Mercy的物资管理信息系统中寻找产品。产品发放到各部门时也通过接受及交付软件进行扫描。

护理人员通过扫描患者腕带上的条码来确认患者身份及治疗地点。也可通过扫描消费品上的GTIN,采集以下关键信息以促进:

1)  产品消费

2)  实时使用情况

3)  实时库存控制

4)  患者收费情况

手术完成后,手术过程中所用到的产品将在电子病历中记录和追踪。电子病例中的交易将自动导入收费系统中。以后特定GTIN的召回通知可触发自动报告,向管理者预警并提供受影响患者名单。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