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智慧物流  正文

生鲜电商冷链物流的出路之思考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07日 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 作者:董鹏/文

据农业部测算,到2020年我国的人均蔬菜占有量在现有的370公斤基础上还要增加30公斤,新增需求则主要通过提高单产和减少损耗解决。另外,速冻食品的产量以20%的速度递增,近三年来甚至以35%的高速度增长,远高于全球9%的平均增长速度。2015年全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达到560亿元,预计2018年将达到1283亿元。然而,蓬勃发展的势头却难掩生鲜电商大面积亏损的现实。行业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4000余家生鲜电商只有1%盈利,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数生鲜电商因自建冷链物流而令成本陡增。目前,我国每年约有4亿吨生鲜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但超过20%的产品由于冷冻不到位,在运输过程中被浪费,导致食品物流成本约占到食品总成本的70%,远远高于国际标准,成为目前某些食品零售价高居不下的重要原因,但与此同时这也为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但钱烧向何处了呢?答案就是冷链物流,只有做好冷链物流,才真正游向想象中的“蓝海”。

生鲜电商冷链物流存在的困难

历经几个阶段的发展,在一个个商家的新生或者灭亡中,生鲜电商的庞大市场是众人都能看到的,但同时,与众多参与者的热情相比生鲜电商这碗饭并不容易吃,生鲜电商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缺乏冷链物流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2015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调查显示,46%的生鲜电商企业未提供冷链物流服务,72%的生鲜电商冷链物流服务商未能提供完整的冷链物流设备,冷链物流服务不完善。这一方面是由于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无视消费者健康安全,仅以减少物流成本为目的,不注重生鲜电商冷链物流的法律行规的建立。目前,仅《水产品的冷链物流服务规范》国家标准已完成,并在进行试点与实施,对其他生鲜产品冷链物流流程、容器及包装规格等暂无参考标准。

成本居高不下。目前,生鲜冷链物流成本比普通商品高出1~2倍,冷链成本占销售额25%~40%,这是横亘于生鲜电商面前的一道难关。生鲜电商要做大做强,所有生鲜商品即产即销是不太现实的,必须要有一定量的存储,而在生鲜商品的存储上,不同的生鲜对存储的条件是不一样的。比如水果蔬菜应该以冷藏为主,而鱼肉更多的是冷冻存储。不同生鲜的存储条件,要求整个仓储必须分门别类地构建适用于各种生鲜的存放区域,如果存储不当,会导致商品变质,这是普通库房无法做到的,而且,生鲜商品一般不会退货,这也是对生鲜电商的一个考验。

用户体验评价不高。主要表现在:第一,以第三方配送为主的模式虽然压缩了物流支出,但很难对商品进行品质的全程把关。网购消费者对生鲜的品质有着很高的要求,一旦对生鲜的品质不满,或者说远不如网页描述的好,就有了不愉快的体验,就有可能让电商平台失去用户。第二,通过普通第三方物流配送的生鲜商品,到达客户手中的时间太长,从而导致消费者不满意。一些有配送要求的生鲜商品因为配送条件或受区域的限制,而导致用户无法购买,只能望生鲜而却步。这些都导致用户体验方面的不满意。另外,当人们在讨论普通电商时,总会提及生产电商的隐患,比如假货横行、真假难辨等。同样地,生鲜电商的货源供应存在隐患,不知道这个食品是不是安全优质商品。

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商能力有限。直接暴露于常温环境中的生鲜产品极易腐烂变质,而仅有25%的生鲜电商冷链物流外包服务商能提供四类冷链物流设备,由此可看出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商能力远远不足。一方面可表现在冷链物流资源、基础设施提供不足上。以生鲜产品冷链的流通率和冷藏运输率为例,发达国家就遥遥领先于我国:美国的冷库容量约为中国的两倍,而人均冷库容量更是比中国多出8倍的数量。而在冷链物流技术完全应用全程低温控制的推广上更是乏力。另一方面表现在生鲜产品冷链物流覆盖范围不足,冷链物流配送范围有限。生鲜电商企业提供的冷链物流服务主要集中在我国中南、华东、华北等地,对于我国西部、西南等地而言,因较其他地区存在地势险峻、交通不发达、人口分散以及网络购物意识弱等问题而不得不增加物流成本,所以冷链物流配送服务多集中在就近的产地及消费地而不是偏远地区。

生鲜电商冷链物流构建

生鲜电商的发展瓶颈众多,但不能说明生鲜电商没有发展前景。虽然涉及的问题很多,但生鲜电商跟其他产业一样,发展仅仅是时间问题。那究竟如何做大做强生鲜电商呢?

规范完善冷链物流行业标准。为促进生鲜电商健康发展,务必建立健全生鲜电商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具体来说:第一,规范不同种类生鲜产品冷链物流的作业流程、适宜的加工环境温度、冷藏与运输温度、包装材料与规格标准;第二,确保冷链物流断链最大时间限制,如生鲜产品从冷库到冷藏车之间的装卸搬运时间限制;第三,确定不同冷链物流设备的低温持续时间和低温范围,分析同一低温、同一时间范围内不同冷链物流设备的单位成本,并提供在不同配送范围内冷链物流设备选择的参考;第四,确定不同生鲜产品质量检验标准,推进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和质量管理体系(ISO)等专业认证制度,保障产品质量。

加大财税支持。各地财税部门要落实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和国家已出台的扶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政府应及时研究物流企业增值税抵扣不充分的解决方案,对纳税额增长特别突出的冷链物流企业,由当地政府从该企业当年税收增量中给予适当奖励;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享受农业企业同等优惠政策和财税支持优惠政策。同时,各级财政应每年安排冷链物流专项促进资金,用于补助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要加大对生鲜农产品冷链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与冷链物流企业开展合作,创新金融方式,推广仓单质押等新型物流金融产品。另外,有关部门和教育机构应采取多种方式加强这方面的人才培养,委托行业协会或相关专业研究机构,对冷藏加工企业的机房和设备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做到持证上岗

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实行冷链物流运输外包。加强第三方物流共同配送及社区点设立,由于冷链物流成本较高,因此加强共同配送可相应降低成本。加强共同配送意味着加强企业间的合作,例如多个物流公司共用同一冷库和制冷设备,不同物流公司可将同一区域的物流订单统一送货,并在同一区域共用一个网点等,这样可降低仓储成本、缩短投资回收期,也可提高冷藏车装载率、节省冷链物流处理空间和人力资源。通过共同配送能够提高冷链物流作业的效率,降低企业营运成本,可以节省大量资金、设备、土地和人力等。2015年1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等10部门共同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冷链运输物流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提升冷链运输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冷链运输物流标准化体系,加强和改善行业监管。《意见》指出,今后我国将大力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鼓励冷链运输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重组、协作联盟等方式做大做强。鼓励和支持各类农产品生产加工、冷链物流、商贸流通企业等改造和建设一批适应现代流通和消费需求的冷冻、冷藏和保鲜仓库。

推广全程冷链物流体系理念和技术,应用冷链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生鲜产品产后预冷、初加工、储存保鲜和低温运输技术,建设生鲜产品专用冷库和低温分拣中心,推广相应的冷链物流信息技术,加强与下游物流链的冷链对接,促进生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实现生鲜产品全程冷链物流,确保生鲜产品的物流速度、效率和质量安全。具体来说,第一,加强应用定位系统(GPS)、温度实时监控系统、自动识别设备、射频识别技术、温湿度红外遥感等先进信息技术,实现订单从存储、包装、运输等环节全程监控温度、时间、位置,达到生鲜产品从产地到需求点全程质量可追溯;第二,开发适于手机订购生鲜产品的软件系统,随时随地进行下订单并了解订单物流状态;第三,在配送终端环节设置电子菜箱。在订单量多的高档社区、公司等地设置含低温储藏功能的电子菜箱,用户凭手机收到的二维电子凭证或密码验证取货,同时具备方便配送人员和用户、保证产品鲜活性的作用。

加强与上游供应商之间的紧密合作。生鲜电商为了保证货源的稳定,保证冷链物流的高效流畅,必须突破农村组织化和农产品供应的障碍,达到整个供应链上下游的和谐统一。由于目前我国国情所限,大多数生鲜产品的生产商都是分散的独立农户,而消费者都集中在城市,形成了“小生产,大流通”的生产与消费相互分离的问题,这对于生鲜电商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因此如要解决供应链上游过于分散的问题,必须加强农民合作组织、农业协会、农场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企业这些上游供应商的相互合作,实现区域性农产品的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加强绿色有机农产品、无公害产地等的质量认证,实现农产品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由于易腐食品的时效性,要求冷链体系中的各个环节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特别需要供应链上下游之间配套协调,一套完整的冷链,包括产地加工型冷库,城市经营性冷库,批发零售冷库,冷藏运输车辆,冷藏运输飞机,特殊的监测装备和人员配备,技术更涉及到自动化冷库技术和库房管理系统、真空预冷技术、无损检测与商品化处理技术、运输车温度自动控制技术等先进技术等。在整条冷链中,任一环节的疏忽都将造成断链,并将最终影响国民餐桌上的安全。

提高用户满意度。目前的生鲜电商卖的不仅仅是产品,还有服务。生鲜电商最大的痛点是交付,而交付最大的成本就是信任缺失。做生鲜电商最重要的是要取得消费者的信任,所以生鲜电商需要建立一个反应快速的售后服务体系,当客户对接到的生鲜产品存在疑问,应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反应并解决问题。在“互联网+”农业政策的积极推动下,生鲜电商是未来的一个大趋势、大潮流。生鲜电商想要走得更久更远,必须要有战略性眼光,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在互联网经济的潮流中,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实现合作共赢。

总之,生鲜电商冷链物流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巨大,但目前仍存在许多问题。电商在运作生鲜产品物流时,需要充分考虑电商自身、生鲜产品、冷链物流等多方面特点和影响因素,借助国家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积极推动全程冷链物流建设。通过多模式冷链物流系统配以全程冷链技术化、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在提高生鲜产品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时确保生鲜产品质量安全。

(作者为本刊特约撰稿人)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2016年第5期总第62期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