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聚焦  正文

GS1澳大利亚跟踪报告

发布时间:2013年04月17日 来源: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作者:《全球动态》2013年第2期

1. 背景介绍

澳大利亚物品编码协会(Australian Product Numbering Association)于1978年成立,是国际认可的权威机构,负责GS1系统在澳大利亚的宣传、应用推广等。GS1澳大利亚为系统成员在采用全球GS1标准时,提供服务与支持;同时,帮助企业提高供应链效率,从而为澳大利亚本土企业和行业带来效益。

 

2. 组织架构

GS1澳大利亚的系统成员共有14位,由企业代表、行业协会董事会和委员会成员组成,如:国家零售协会(National Associated Retail GrocersAustralia),澳大利亚行业工作组(Australian Industry Group),澳大利亚物流委员会(Australian Logistics Council),澳大利亚医药行业(Medicines Australia)等。委员会成员在制定决策、战略、运营计划、预算、法律,保障审核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及技巧。

 

3. 发展史

纵观GS1澳大利亚的发展,其标准应用的里程碑如下:

 

4. 主要应用领域

GS1澳大利亚开展“行业参与计划”,旨在帮助澳大利亚的一些行业,成功实行全球统一供应链管理战略。一些行业领军人物以委员会成员、工作组成员以及指导委员会成员身份,参与到GS1澳大利亚董事会中来,并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力。

GS1澳大利亚与行业之间建立的良好关系,有利于确保GS1系统在跨行业应用时的一致性、供应链的最优化运营、以及最大回报率。目前,GS1澳大利亚已经与以下18个行业及特定领域产品开展合作:

·综合农业   · 服装     ·汽车零部件     ·图书与出版物    ·电子消费品     ·餐饮    ·生鲜    ·日用百货     ·食品杂货    ·五金器具    ·医疗卫生    ·酒类    ·物流    ·牲畜    ·音乐与娱乐    ·办公用品    ·运动与休闲    ·运输及物流

4.1. 服装

近年来,RFID 技术的应用在供应链中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服装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采用RFID技术,不仅能够准确定位,还能缩减供应链成本。原先采用的EAS标签只能保障产品不被盗走,但是不能帮助零售商确定产品被盗走的准确时间。如果将EAS与RFID技术相结合,将大大减少产品被盗走的几率。

在服装领域,GS1澳大利亚为供货商提供了实施指南,通过GS1net™将数据进行同步。同时,使用GS1 EANCOM 97标准作为电子报文实施指南。

4.2. 医疗卫生

GS1全球医疗卫生(春季)会议于2012年3月19至23日在澳大利亚悉尼顺利召开。本届会议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S1 GO)主办,澳大利亚编码组织(GS1 Australia)承办,澳大利亚电子医疗执行委员会(NEHTA)协办。会议主旨是研讨如何采用国际通用的GS1编码、自动识别技术和数据标准,推动全球医药供应链效率,进而确保患者安全。

澳大利亚电子医疗执行委员会(NEHTA)、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新西兰卫生信息标准化组织(HISO)、阿根廷药物与医疗器械管理局(ANMAT)、国际医学协会委员会等政府和行业协会的代表在本届会议上进行了专题演讲。会上,来自各国医疗领域的专家代表介绍了GS1系统在当地的政策法规、标准实施和推广应用情况。大会还针对标准制定、数据同步、医药追溯等专题举办了分论坛,介绍案例并邀请专家答疑。会前大会还为会议代表安排了培训,包括医疗AIDC技术和数据同步应用等内容。 

4.3. 数据质量

在数据质量方面,GS1澳大利亚提供了数据流及服务。

GS1网络数据池

当数据池的数据与行业或企业需求的数据不一致时,如:无报价、错误尺寸等,GS1澳大利亚设立的网络信息确认系统,能够解决数据同步时出现的问题。现在,已有200多个数据池和700多条行业规章管理信息,确保所提供数据流的准确性。同时,通过条码检测服务和在GS1网络数据池的记录,GS1澳大利亚也会对所有信息进行评估。如果数据池中的数据与供货商提供的数据不相符时,GS1澳大利亚的GS1网络数据池工作组将与供货商取得联系,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GS1澳大利亚已完成了相关方面的数据一致性报告。

·数据质量咨询服务

GS1澳大利亚提供数据质量检测服务。相关工作人员将在其会员(供货商)的配货中心对纸箱和托盘进行称重及测量。

·条码检测服务

GS1澳大利亚已完成对9万多件产品进行称重、测量和条码检测。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