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中国物品编码中心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协会 |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人才培养  正文

共推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 高校条码知识竞赛展风采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06日 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 作者:赵怡依

条码自动识别技术作为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石,已在各领域成功应用,是企业实现供应链可视化、开展国际贸易的保障。因此,条码自动识别专业人才的培养不容忽视。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以下简称编码中心)高度重视条码人才培养工作,自2003年以来,开展“中国条码推进工程”,同时也启动了全国高校条码人才培养专项工作,与高校联手开设条码课程、条码知识竞赛和巡讲等活动,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20年来,共举办了32期条码教师培训班,全国700余所高校的1,000多名教师参加了师资培训;共举办了142场条码知识巡讲,超过1.7万名学生参加;连续15年举办了年度全国大学生物品编码与自动识别知识竞赛,共有16.3万名学生参加了竞赛;累计280所高校的近28万名学生学习了条码课程。
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中加强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在全社会普及物品编码与自动识别知识,促进产教研相融合的发展格局,“2023年全国大学生物品编码与自动识别知识竞赛”成功举办。竞赛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为宗旨,将人才培养落到实处,竞赛成为条码人才发展的摇篮。
竞赛由编码中心主办,中国条码技术与应用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承办,贵州财经职业学院协办,重庆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贵州省标准化院为支持单位,《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杂志社、《条码与信息系统》编辑部为支持媒体。竞赛的成功举办将引领各院校优化物品编码和自动识别技术及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实训体系建设,促进教育与产业相结合,为建设“数字中国”培养更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参加此次活动的有编码中心成员服务部主任黄泽霞,协会副理事长、总决赛裁判组组长张铎,贵州财经职业学院校长邓川、副校长莫林,协会秘书长梁栋以及行业专家。
为了让比赛更加顺利地进行,25日上午,裁判组进行了赛前讨论,为下午的学生答辩以及第二天的实操做充分的准备。张铎表示,本次比赛与以往不同,突出了“标准化”内容。学生在编码过程中,每一个码后面都会映射出一个国家标准,这也紧扣了标准化人才培养的主题。在标签打印环节,更体现了编码标识在物流供应链追溯中的具体应用,把理论和应用紧密结合起来。对高职院校来说,有应用和动手能力的学生将被作为重点人才关注。在内容上,他表示今年第一次增加了“检测”这一环节的考核,也是推广条码应用人才的一大特点。
25日下午,比赛如火如荼地展开。本科组和高职高专组的学生们在休息室积极地准备。看到他们认真的身影,我们对未来的条码人才培养充满信心。面对专家们的点评和提问,他们虚心接受,认真回答。
随着答辩的结束,26日上午实操环节正式开始。学生们争分夺秒,对编码设计的赛题认真投入,选择码制后快速进行条码制作和打印。最后,参赛学生需要对自己的条码进行检测,从而检验学生们对条码知识的理解。
26日下午,激动人心的颁奖典礼正式开始。邓川校长首先致辞。她表示,学校应该致力于综合育人,其中“大赛育人”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参赛人员是优秀学生的代表,学校也愿意更好地为条码知识进行宣传,更加努力地支持条码知识的落地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更好地为国家输送物品编码相关的技术型人才。
黄泽霞在致辞中指出,条码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已成为识别万物、连接万物、沟通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重要桥梁和手段。编码中心作为统一组织、协调和管理我国条码技术的专门机构,30多年来团结社会各界,紧随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积极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充分发挥商品条码“产品身份证”和“国际通行证”作用,在大力推广GS1系统的同时,不断加强自主创新,取得了巨大成就。她表示,物品编码与自动识别人才的培养有力地推动了GS1系统在我国的发展应用。
协会副理事长、总决赛裁判组组长张铎认真评阅
 
实操环节
 
张铎对比赛进行了总结,他表示,学生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希望在今后条码技术的课程推广过程当中,加强各学校实验室的建设,其中实操技能是未来要重点加强的。
2023年度知识竞赛经过精心准备,自9月26日起,有近40所高校的1,800多名学生参加了初赛,经过层层选拔,有13支队伍进入了决赛现场进行实操比赛,其中本科组4支,高职高专组9支。经过激烈的比拼和层层选拔,南京晓庄学院获得竞赛团体赛本科组金奖,贵州财经职业学院获得竞赛团体赛高职高专组金奖。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储备是重中之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更离不开人才的培养。编码人才储备不容忽视,编码中心通过多年的人才培养工作,向我国条码和自动识别应用的各行业领域输送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为我国相关行业领域的技术升级、编码标准化发展和创新驱动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我国在商品流通、对外贸易方面的国际标准化建设,促进了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
贵州财经职业学院的学生徐天莉接受了采访。她表示,“我参加赛事最大的一个收获是对条码技术的认知不再浅显,也了解到二维码在各个领域应用的广泛程度,条码技术在我们国家的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同为贵州财经职业学院的学生王含艺提到,“现在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在以后各行各业中物品编码技术会被更加广泛地应用,技术也会更加成熟。”她还表示,“在就业方面,我不仅仅局限于目前所学的专业,条码知识也给了我更多的选择,如果我以后有意愿往条码相关领域发展的话,通过这次竞赛的学习锻炼,我觉得我是有一定基础和优势的。”
该校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伍鸿阮谈到,“竞赛让我更加了解条码技术相关的内容和信息,从一维条码到二维码,说明科技一直在进步。二维码包含了更多的信息,比赛让我们加深了对二维码的理解,也让我们有了更多与外界交流和沟通的机会,为以后步入社会奠定了基础。”
协会秘书长梁栋致辞
 
人才的培养一直是协会的工作重点之一。梁栋谈到,2023年11月4日,协会高校工作委员会在北京交通大学成立,这标志着编码中心与协会高度重视条码人才培养工作,并将高校条码人才培养纳入常规化工作轨道。他还表示,未来,协会将继续同编码中心一道联合高校、企业以及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共同打造国家级标准化人才教育实训基地。同时,协会将重点开展物品编码标准化岗位标准的制定,依托标准积极申报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的职业岗位,将条码人才培养工作推向新高度。人才培养是我国编码事业可持续繁荣发展的不竭动力,推动着我国由物品编码大国向物品编码强国不断迈进。
编码中心成员服务部主任黄泽霞颁奖
 
在这个冬天,同学们怀揣着无尽的收获回归校园。在未来,他们将更好地精进知识和技能,让自己成为合格的标准化应用复合型人才。本次竞赛圆满落幕,让我们期待明年的竞赛更加精彩。
《条码与信息系统》2024年第1期总第179期

延伸阅读:

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或《条码与信息系统》”。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自动识别网、《中国自动识别技术》、《条码与信息系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将内容传真至010-84295675,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高端访谈 更多>>
商品二维码 全球商品通用...
王毅 研究员、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兼二维码研究室主任,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 1/...
物品身份及其编码的本质
张成海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中国ECR委员会联合主席、国际物品编码组织(GS1)管理委员会委员及顾问委员会委员、全...
推进我国二维码标准化应...
王毅,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二维码研究室主任,技术部副主任,研究员,国际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分委会(ISO/IEC JTC1/S...
AVEVA剑维软件: 信息和智...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重要资产。
杂志专区 更多>>

《2024第1期》

《2024第1期》